稳定币的定义与分类 - 稳定币本质是数字技术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延伸,通过锚定真实资产实现链上流通,兼具数字传输效率和法币支付能力 [2] - 法币储备型稳定币(如USDT、USDC)以等值法币或短期美债为储备,信用基础明确但依赖发行方透明度 [2] - 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如DAI)通过超额抵押数字资产生成,去中心化但面临抵押物价格波动风险 [3] - 算法稳定币(如UST)依赖双币模型调节供应量,无实物储备但易因市场信心崩溃脱锚 [4] 稳定币对美元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未挑战美元信用本体,但通过绕过SWIFT和银行体系改变美元流通路径,削弱美国对资金流动的控制权 [1][13] - 法币储备型稳定币(如USDT、USDC)75%以上储备为短期美债,成为美债市场新边际买家,35亿美元净申购可压低3个月美债利率2-2.5基点 [15][17] - 稳定币使美元流通从官方通道转向私人机构控制的链上路径,形成"美元外包"趋势,长期可能削弱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垄断地位 [13][20]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制度意义 - 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对稳定币实施全链条监管的司法管辖区,要求100%法币储备并禁止匿名交易,为链上美元提供合规落地通道 [5][28] - 条例推动港币从联系汇率货币升级为链上美元"托底资产",潜在提升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场景 [29][37] - 港股支付公司(如支付宝香港)、身份认证服务商等可能成为稳定币流通关键节点,估值逻辑从利润导向转向路径导向 [30][33] 稳定币驱动的投资机会 - 链上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企业(如恒生电子)因提供稳定币支付、托管等能力将迎来估值重塑 [36] - 人民币稳定币试点若落地,具备链上身份系统和审计能力的企业将受益于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36] - 港币资产因稳定币清算合法化可能系统性重估,相关金融与科技港股估值有望上调 [37] 稳定币的跨境支付优势 - 稳定币实现1-60分钟跨境转账,效率较传统银行体系提升100-1000倍,成本低至0.1-50美元/Gas费 [23] - 作为"链上美元"替代载体,稳定币帮助新兴市场绕过外汇管制获取美元流动性,日均链上转账量居加密市场前列 [15][25] - 香港条例为美元稳定币提供非美国控制的合规通道,可能改变亚洲资本流动路径(如欧美→香港→东南亚) [27][28]
从美元霸权到美元上链:稳定币如何重构全球资金路径?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2025-06-12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