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趋势的崛起 - 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引发美国资产抛售潮,亚洲地区"去美元化"浪潮加速 [1] - 东盟在《2026-2030年经济共同体战略计划》中承诺推动本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减少汇率波动冲击 [1]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指出亚洲经济体正寻求减少对美元依赖,使用本国货币降低外汇风险 [1] 推动去美元化的两股力量 - 美国银行报告指出东盟去美元化趋势增强,个人和企业将美元储蓄兑换回本地货币,大型投资者更积极对冲外国投资 [2] - 金砖国家积极开发推广自有支付系统,绕过SWIFT等传统欧美支付系统,中国推动人民币双边贸易结算 [2] - 巴克莱银行指出美元在全球央行储备占比从2000年逾70%降至2024年57.8%,贸易结算份额亦缓慢下降 [2][4] 亚洲市场具体动向 - ITC Markets分析师指出10+3合作机制经济体(中日韩+东盟)超80%贸易仍以美元计价,但贸易依赖型经济体对美元需求将显著下降 [3] - 野村证券观察到亚洲投资者加强美元敞口对冲,日本寿险公司对冲比率从44%升至48%,中国台湾寿险公司对冲比率达70% [3] - 对冲行为导致非美货币兑美元升值,近期表现强势货币包括日元、韩元和新台币 [3] 美元地位的结构性挑战 - 美元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超8%,创史上最糟糕头五个月表现 [6] - BMI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去美元化目前仍属周期性,需美国更积极制裁或政府强制养老基金增持本土资产才可能转为结构性趋势 [6] - 特朗普税改法案"第899条款"若通过,可能将美国资本市场武器化,加剧外国实体担忧 [6] 行业观点分歧 - 荷兰国际集团认为特朗普政策及美元贬值正加速转向其他货币 [7] - 瑞联银行强调需区分美元疲软与去美元化,美元在贸易计价中核心地位稳固(4月全球过半贸易以美元结算) [7] - 黄金被视为去美元化受益者,2024年占全球官方储备比例达20%,仅次于美元46% [9]
去美元化,这一回亚洲经济体是“认真”的
凤凰网财经·2025-06-12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