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产业大会 核心观点 - 聚焦固态电池和硅基负极两大技术风口,推动产业链升级与商业化加速 [3] - 汇集15位产研专家、7家新锐企业及4家头部企业,展示前沿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5][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产业链参与方 头部企业 - 国轩高科: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重要制造商 [5] - 孚能科技:专注软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 [5] - 万向一二三:全球领先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商 [5] - 奥科希艾尔:全球专业单壁碳纳米管生产商 [5] 新锐企业 - 浙江金羽新能源:推出适用于低空经济及智能交通的半固态电池 [6] - 溧阳中科固能: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及连续化生产设备 [7] - 江苏固芯能源:研发超宽温度环境(-40℃至65℃)电池产品,国内唯一可成组通过枪击测试 [8] - 湖南索理德:独创"一步法"硅碳负极制备技术,2025年4月完成融资 [10] - 四川物科金硅:全球唯一单炉吨级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制备能力,2024年12月完成新一轮融资 [12] 技术突破 固态电池 - 人工智能辅助电池自动化设计(广汽埃安) [26] - 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中的核心优势(OCSiAl) [26] - 硫化物电解质智能成套装备开发(广东茹天机械) [27] - eVTOL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孚能科技) [27] 硅基负极 - 超高容量硅碳负极一步法制备技术(四川华宜清) [28] - 热冲击闪速制备硅纳米线负极技术(中科院过程工程所) [28] - 多孔炭制造技术在硅碳负极中的应用(湖南索理德) [28] - MXene规模化制备及锂电池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8] 终端应用 - 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东风汽车等车企参与,推动固态电池在整车领域产业化 [3][4] - 低空经济、智能交通、机器人等新兴场景成为技术落地方向 [6][27][28] 注:所有数据及技术描述均引用自原文企业及专家公开信息
固态电池合作与跨界,这些低调又专业的产业化大咖不容错过!
DT新材料·2025-06-13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