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三菱汽车宣布,彻底退出中国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2018年,广汽三菱整年销量达到顶峰的14.4万辆, 其中主销车型欧蓝德当年销量高达10.56万辆,在 整体销量中占比高达七成。此后,广汽三菱销量持续下滑,2019年—2022年分别为13.3万辆、7.5万 辆、6.6万辆、3.36万辆。 在销量不断下跌的同时,广汽三菱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广汽集团的披露, 截至2023年3月31 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为41.98亿元、总负债为56.13亿元、净资产为-14.14 亿元,已陷入资不 抵债。 2023年10月24日,三菱汽车宣布,推进广汽三菱汽车中国业务的结构性改革 。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 的本地生产将终止。 广汽集团同日发布公告称, 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 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则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 增产扩能,计划2024年6月实现量产。 【DT新材料】 获悉,日前, 三菱汽车 宣布,退出在华合资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 公司,并终止该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目前,沈阳航天三菱已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 公司,北京赛苜科技接替三菱汽车的席位,持有沈阳航天三菱49%的股 ...
北化潘凯教授:尼龙弹性体分子设计制备及应用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TPAE) 由聚酰胺硬段和聚醚或聚酯软段共聚而成,硬段具有聚酰胺的力学 性能高、熔点高等优点,而软段则提供良好的弹性,因此TPAE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高低温性 能以及弹性。通过调节硬软段的比例还可以制备不同性能的弹性体,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广泛应 用于 鞋材、医疗器械、消费电子 等领域,还可作为 永久抗静电剂 等功能助剂其他工程塑料共混 改性。 聚酰胺弹性体的生产具备较高技术门槛,经过数年发展,目前聚酰胺弹性体主要有PA6弹性体、 PA66弹性体、PA1012弹性体、PA11弹性体和PA12弹性体等。国外生产企业主要有 阿科玛、赢 创、宇部兴产 等,国内厂家有 万华化学、新元化学、鑫博川、心源科技、旭阳科技、山东广垠、 东辰瑞森 等。其中,诸多 企业选择与高校共同合作 ,在尼龙弹性体自主研发、规模化生产上获得 突破。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潘凯教授 长期从事新型聚酰胺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以及微纳功能复合材料结 构设计与性能研究。他以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以及尼龙1012为硬段,以PTMG、PEG、PEA 为软段,通过分子链段设计与调控, 同时对标市场已有产品性能,制备了系列尼龙弹性体品 ...
总投资13.5亿元的固态电池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DT新材料】 获悉,7月18日消息,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了 年产0.3GWh固态锂电池全产业 链研发平台 及示范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3.5亿元,环保投资约978.8万元, 建成后年产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10000吨,固态 电解质1000吨,锂合金负极材料50吨,固态电解质膜2000万平方米,软包及方壳固态锂电池0.3GWh , 将在2025年Q4投产。 项目建设方为 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万邦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 股东为新余川通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万邦胜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6%、34%。 万邦新能源以硫化物路线为核心,已批量供应硫化锂、高镍正极、锂镁合金负极等关键材料,并建成200吨 级硫化锂示范线 , 率先打造全球首条2万吨硫酸锂制备碳酸锂和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技术 获国际认可,示范工厂已被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SQM收购 。 材料:石墨、活性炭、多孔炭、碳分子筛、硅碳、石墨负极、电容炭、硬/软碳、炭 气凝胶、碳纳米管、炭黑、石墨烯、树脂原料等 2025/12/09-11 × \ \ \ \ \ The N ...
今天14:00继续直播!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鹏孚隆、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 创新材料奖 " : 7 月 24 日 14:00-16:45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 " : 7 月 25 日 14:00-16:25 评审具体时间安排 创新塑造未来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线上专家评审环节 正式开始啦! 涵盖 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鹏孚隆 等头 部企业,30+新品发布 ! 2025新塑奖网络投票已结束(7月23日网络投票截止), 今明两天(7月24日-7月25日) ,将进行 线上专家评审环节(线上直播) 。 本届参与评审的专家来自 知名汽车企业、通信企业、改性塑料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 等。 线上评审直播时间: | 公司 | "创新材料奖"申报项目 | 时间 | | --- | --- | --- | | 主持人介绍嘉宾及开场准备 | | 14:00-14:05 | | 济诺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桑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 | 14:05-14:15 |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级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MS) | 14:15-14:25 | |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 | 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 ...
将获全面金融支持!国务院正式明确氢能基础设施范畴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国务院发布了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简称《目 录》),该文件由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置顶, 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完 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力 度。《目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三大氢能亮点 《目录》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 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 (2024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 为基础,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 录(2025年版)》 。结合各项政策来看,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氢能亮点: 1、氢能全产业链被纳入,绿色金融支持将深度依赖氢能。 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被纳入了 《目录》,根据相关政策, 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促进 工业绿色转型和升级,支持绿色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发展; ...
陶氏化学,亏损78亿!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DT新材料】 获悉,7月24日, 陶氏化学 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数据,所有部门业绩下滑,亏损扩大!这是继世界第一的 巴斯夫 宣布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81%后, 又一( 世界 第三 ) 巨头展现出的市场寒意和无可奈何。 点击阅读 : 巴斯夫,净利润下降 81% ! 整体数据来看: (1)净销售额: 101亿美元,同比下降7%,所有运营部门均出现下滑。 环比下降3%(1Q25为10.4亿美元) 。 (2)销量: 同比下降1%, 环比下降2%,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有所增长,但被欧洲、中东、非洲和印度的下滑所抵消。 (3)价格: 同比下滑7%,环比下滑3%,主要因全球化工产品价格承压。 (4)GAAP 净利润 :亏损8.01亿美元。 2025第一季度,这个数据是-2.9亿美元,即公司上半年总亏损达到10.91亿美元,约78亿元人民币! (5)营业息税前利润 ( Op. EBIT ) :亏损2100万美元,同比下降8.4亿美元,主要受价格下降和股权收益减少影响。环比下降2.51亿美元,虽然货币汇率和公 司成本削减计划带来利好,但被包装与特种塑料部门的下滑所抵消。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为-4.7亿美元,同比下降 ...
日本瑞翁,生物基丁二烯项目开工,布局两大技术路线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DT新材料 】 获悉 ,近日, 全球合成橡胶龙头 Zeon(瑞翁) 与横滨橡胶合作建设的 生物基丁 二烯( 基于植物乙醇) 生产中试工厂启动建设,该项目计划于 2026 年投产,并于 2034 年实现 商业化。 丁二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橡胶原料, 丁苯橡胶( SBR)、 顺丁橡胶( BR)等多种合成橡胶 的核心单 体均有丁二烯。 缺点 : 滚动阻力高、耐低温性差、耐磨性中等 顺丁橡胶 :即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 1,4- 丁二烯>95% 优点 : 耐磨性顶尖、弹性极佳、滚动阻力低 缺点 :抗湿滑性差、拉伸强度低、加工难度大 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 在全球通用合成橡胶中,产能分别排名第一(680万吨/年)和第二(520万吨/ 年)。 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均大量用于汽车轮胎,丁苯橡胶主要用于 胎面(高抗湿滑)、胎侧(抗撕 裂),顺丁橡胶更多用于胎面基部/胎肩(低生热、高耐磨)。 作为用量最大的橡胶原料,丁二烯已成为橡胶行业实现减碳的"必选项",全球多家知名合成橡胶和 轮胎企业正在布局生物基丁二烯,且多数以乙醇作为原料: 图片来源: Zeon 丁苯橡胶 :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苯乙烯25%-30% + 丁二烯70% ...
今天14:00线上直播!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鹏孚隆、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 活动正式进入线上专家评审环节,涵盖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等头部企业,共30+新品发布 [2] - 网络投票已于7月23日截止,专家评审于7月24日-25日通过线上直播进行 [2] - 评审专家来自知名汽车企业、通信企业、改性塑料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3] 评审时间安排 - "创新材料奖"评审时间为7月24日14:00-16:45,包括万华化学的光学级MS共聚物、万盛股份的磷酸酯阻燃剂等16家企业项目 [5][7]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评审时间为7月25日14:00-16:25,涵盖道默工程的回收材料应用、会通特种材料的长碳链尼龙包覆方案等12个项目 [5][9][10] 参评企业及项目亮点 - **创新材料奖**:LG化学的无PFAS阻燃PC/ABS、七彩化学的高阻隔尼龙MXD6、鹏孚隆的PEEK 8900HMF40等 [7] - **行业解决方案奖**:博禄的Daplen™EH196AEC、鹏孚隆的PEEK HDR422、恩必信的真空称重方案等 [9][10] 专家评分维度 - **创新性**(30分):评估产品是否为近两年创新成果,是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2] - **可行性**(30分):考察核心技术自主性、技术路线稳定性及市场适用性 [12][13] - **经济性**(20分):分析成本效益比、产业链延伸价值及产业结构升级作用 [12] - **影响力**(10分):衡量企业行业地位、双碳政策符合度及专利奖项情况 [14] 高分子产业年会亮点 - 颁奖典礼将于9月11日在合肥举行,500+专业人士参与,设置创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8大专题论坛 [14][17][18] - 大会汇聚600+企业高层、50+海外资源、100+终端用户,覆盖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14][15]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开发、CEO战略研讨会及100+新材料技术展示 [15][18] 组织机构与参与方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协办方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 [14] - 合作媒体包括DT新材料、Carbontech等专业平台,大众媒体覆盖抖音、知乎等 [14]
欣旺达参股,两家上市公司终止硫化物固态电池项目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安孚科技终止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项目 - 公司决定终止与南平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高能时代的合资合作,因高能时代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可能对项目造成实质性风险 [1] - 原计划设立合资公司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并建设300MWh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 [1] - 项目分四个阶段目标:2026年完成3C消费类和小动力两轮车固态电池送样,2027年完成家庭储能类送样,2028年完成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动力送样,2030年完成大型储能设备送样 [1] - 公司为国内碱性电池龙头,旗下南孚电池为全球前三碱性电池品牌,但锂电池加速替代传统市场促使公司寻求转型 [1] 蠡湖股份退出固态电池合资公司 - 公司以0元转让所持高能蠡湖45.45%股权(认缴1000万元、实缴0元)给高能时代,退出合资公司 [2] - 高能蠡湖原为与高能时代的合资公司,旨在研发全固态硫化物电池产业化技术,但高能时代未履行首期出资义务 [3] - 公司主业为汽车零部件(压气机壳和涡轮壳),合资公司于2024年12月完成工商注册 [3] 高能时代背景与融资进展 - 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专注全固态电池及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创始人罗明曾任丰田汽车动力技术研发负责人 [4] - 股东包括欣旺达、南方精工、同创伟业、中金资本等 [4] - 2022年完成天使轮超5500万融资,2023年Pre-A轮融资达亿元,2024年完成战略融资近亿元并建成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线 [4] 电池技术应用场景 - 行业技术应用涵盖液流电池、钠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及环境治理领域 [6]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1]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和产品等议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5][6][7][8] 参会专家及研究领域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和化学品生物制造,包括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10]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高纯天然产物规模制备,构建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12] - 王丹(重庆大学):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14][15] - 杨世辉(湖北大学):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生物制造[16][17] - 姚远(浙江大学):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设计与智造技术[19] - 于洪巍(浙江大学):生物油脂、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和虾青素生物合成[21][22]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发酵产业技术[23] - 刘夫锋(天津科技大学):工业酶挖掘改造,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27][28] - 李爽(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活性化合物和香氛物质全生物路径合成[29][30]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工业酶蛋白分子改造和低碳生物制造[31][32] - 罗自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33][34] - 徐国强(江南大学):氨基酸衍生物(γ-聚谷氨酸等)合成生物学研究[35][36] - 姚长洪(四川大学):微藻光合固碳与糖类代谢调控[37] - 潘学玮(江南大学):高值氨基酸衍生物高效合成细胞工厂[39]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生物制造青年论坛[41] - 8月21日: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41]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41]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41] 其他信息 - 大会报名可通过扫码方式参与[44] - 参考信息包括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