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的“华为时刻”,美国怕了中国?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6-12 18:1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从2016到2021年增长100倍,达到约3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市场[4] - 2024年全球高被引合成生物学论文中中国占比60%,美国仅7%,实现反超[4] - 中国已建成100多个生物技术研发园区和17个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研发生态[4] 美国对中国生物医药的依赖与警惕 - 79%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依赖中国公司参与生产流程,如药明康德[4] - 2014-2022年美国28%的API进口来自中国,常用药如布洛芬进口比例超过90%[4] - 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将中国视为最具战略挑战性的对手,认为依赖构成国家安全漏洞[1][34][35] 授权交易与商业合作活跃 - 2024年MNC与中国Biotech授权交易总额达41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66%[13] - 中美BD交易总额从157亿美元增至213亿美元,涉及康方生物、恒瑞、百济神州等企业[13] - 2025年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授权协议中,中国公司占42%,几乎每两笔就有一笔来自中国[15] 临床试验与研发能力突破 - 2024年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数量达7100项以上,首次超过美国的5900项[19]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研发候选资产中市场份额达到约27%[20]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成为首个中国自主研发、主导全球临床并在美上市的新分子实体[24] CDMO与制造能力全球领先 - 全球前20家CDMO企业中中国公司占据5席,药明康德2024年营收接近400亿元[28] - 中国CDMO企业建立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与交付网络,客户覆盖几乎所有Top 20药企[27][28] - 北京、上海在全球实验室与研发用地新增面积排名超越波士顿、伦敦等传统医药中心[29] 产业合作模式创新 - 中美企业尝试"管线双申报",同步向FDA与NMPA提交注册文件[41] - 中方企业担任全球项目牵头方,美方作为区域注册与商业化合作伙伴[42] - 中国企业要求保有全球临床开发权利,如百利天恒与BMS的ADC资产交易[43] 美国战略应对与产业困境 - 美国提出"战略双轨",加快本土创新同时遏制中国生物技术发展[52] - 2025年香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飙升32%,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下跌15%[58] -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面临融资困难、退市风险,产业资金流向中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