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9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企业因AI应用需求加速云迁移推动投资增长[1] - 三大云厂商(亚马逊云科技、微软Azure、谷歌云)合计占据65%市场份额,头部厂商云支出合计同比增长24%[1] - 云与AI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成为2025年市场发展的关键主题,厂商通过自研芯片优化基础设施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推理效率[1] 头部云厂商表现分化 - 微软Azure和谷歌云同比增长均超30%(Azure增长33%,谷歌云增长31%),而亚马逊云科技(AWS)增长17%,增速较上季度(19%)放缓[1] - AWS增速放缓主因供应侧限制影响AI需求满足能力,头部厂商正扩大算力容量以布局长期增长[1] 市场战略重点 - 两大战略方向:加速云迁移(转移工作负载至云端)和探索生成式AI应用,后者高度依赖云基础设施并反向强化云战略[2] - 企业关注推理阶段的成本效益,对比评估模型、云平台及硬件架构,推理作为持续运营成本成为AI商业化关键制约因素[2] 厂商动态与投资 亚马逊云科技(AWS) - 2025年Q1市场份额32%,营收增长17%,AI业务保持三位数年增长率[4] - 推出降价策略推广自研Trainium AI芯片(价格性能比优势30–40%),扩展Bedrock服务集成多款AI模型[5] - 投资40亿美元于智利新建云区域,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5] 微软Azure - 2025年Q1市场份额23%,同比增长33%,AI贡献16个百分点增长(2024年Q2以来单季最大涨幅)[6] - 上线GPT-4.1模型系列,Azure AI Foundry平台服务超7万家企业,处理token量同比增五倍至100万亿[6] - AI性能提升30%且单token成本降超50%,Q1在10国新建数据中心[6] 谷歌云 - 2025年Q1市场份额10%,同比增长31%,营收积压总额达924亿美元但受算力短缺制约[7] - 推出Gemini 2.5 Pro模型(推理与编程能力提升),AI Studio和Gemini API使用量激增200%[7] - 开设全球第42个云区域(瑞典),投资70亿美元扩建爱荷华州数据中心[7] 技术趋势与挑战 - AI服务按使用量计费模式(如token或API调用)导致成本预测困难,企业可能限制使用或降低模型复杂度[2] - 云厂商加速自研芯片(如Trainium、TPU)和专用实例,以提升推理效率并降低整体AI成本[2]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云支出增长21%,AWS、微软、谷歌三大云厂商持续云投入,以争夺AI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