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策略热度不减!港股红利ETF成资金布局重点
券商中国·2025-06-13 17:05

港股红利ETF市场表现 - 红利ETF年内整体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多只港股红利ETF实现10亿元以上的规模净增长,个别产品年内涨幅超过10%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年内净增长50.71亿元,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增长16.36亿元,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增长13.79亿元,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增长13.4亿元 [3]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年内收益率达13.53%,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为13.4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为12.04% [4] 港股红利ETF持仓结构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重仓远东宏信、恒隆地产、重庆农商行、邮储银行及电讯盈科 [4] -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聚焦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河、新华保险、建设银行 [4]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重点配置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份、中远海控、中国海油及中国神华 [4] 港股红利资产核心优势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股息率达7.95%,显著高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1.70% [6]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市盈率(TTM)仅6倍多,低于恒生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 [7] -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PE(TTM)为9.61,PB(LF)为0.79,较恒生指数存在约15%的估值差 [7]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 - 港股红利资产具备"类债收益+权益弹性"双重特征,适合复杂市场环境 [2] - 沪港AH溢价指数为140.5点,港股相对于A股仍存在折价优势 [9]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港股达6187亿港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3]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政策提升市场流动性 [10] - 港股红利指数中的高分红央企具有稳定盈利分红机制,形成"类债券"属性 [11] - 中信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