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张瑜: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
一瑜中的·2025-06-13 22:57

美股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画像 - 标普500指数中非美收入占比约30%,而罗素2000小型企业非美收入占比约20%,大企业海外业务敞口显著高于小企业[6][18] - 科技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达51%,材料38%,医疗35%,通讯34%,其中科技与通讯业合计市值占标普500近一半[7][21] - 权重股海外业务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苹果57% vs 行业51%,英伟达56%,博通75%;通讯业中Meta 56%,奈飞43%均高于行业34%[10][26] 区域市场结构特征 - 亚洲和欧洲是主要海外收入来源,分别占非美收入的45%和40%,重要性接近[12][40] - 科技和能源行业亚洲收入占比突出(59%和60%),而消费和金融行业欧洲收入占比更高(必选消费56%,非必选64%,金融65%)[12][40] - 披露中国业务的企业中,科技与通讯业中国收入占比25%高于整体17%,但近两年增速放缓,英伟达中国收入占比下降显著[3][57] 海外业务质量分析 - 通讯业海外收入增速持续高于总收入(2020年除外),材料业2023-2024年海外增速也高于整体[14][47] - 必选消费海外利润率37%,非必选23%,材料25%,科技33%,均高于本土业务利润率(16-20%)[15][50] - 苹果海外利润率42% vs 整体32%,亚马逊海外17% vs 整体11%,权重股海外盈利能力普遍更强[2][55] 行业龙头动态变化 - 工业龙头海外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通用电气49%,波音44%),但较2016年呈下降趋势[26] - 必选消费龙头海外占比显著:宝洁52%,可口可乐46%,菲利普莫里斯88%[28] - 英伟达海外收入占比从2016年79%降至2024年56%,博通从92%降至75%,科技管制影响显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