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贸易商,挤满光伏展
经济观察报·2025-06-14 14:03

行业动态 - 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成为2025年SNEC展会焦点,远景能源、天合光能、国能日新等企业重点推介相关产品 [2] - 行业共识认为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是确定方向,相关服务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 [4] - 广东、湖北等省份率先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全国范围内2025年底前将基本实现现货市场全覆盖 [8][9] 政策影响 - "136号文"规定2025年5月31日后光伏电站将"全面入市",固定电价模式转向市场化电价 [2] - 各省出台配套细则,如广东新能源项目可获得90%保障性收购但执行期限12-14年,广西强制20%电量入市,蒙东增量项目完全市场竞争 [7] - 政策推动下预计全国新增可交易电量约4000亿kWh,以蒙东价差1.55元/kWh计算潜在市场空间约6000亿元 [8] 企业应对 - 阳光电源提供虚拟电厂服务的两种商业模式:产品买断和持续服务 [4] - 天合富家推出光储产品包结合虚拟电厂技术,预计可提高发电价值10%以上 [12] - 通威股份持有4.5GW光伏电站并自建虚拟电厂服务,累计交易电量达1000亿kWh [13] 技术门槛 - 虚拟电厂建设周期约半年,关键竞争要素包括算法优化能力和底层数据积累 [9][16] - 硬件改造需实现"四可"要求(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涉及无线终端、加密设备等 [17] - 产品两大核心门槛:分散电站的聚合能力和发电量调控能力 [17] 市场效果 - 甘肃100MW风电场通过电力交易实现单月收益30万元,50MW项目收益提升15% [14] - 山西充电场站通过电力交易使平均电价降低18.7%,充电桩利用率达14.5小时/天,收益率提升33% [14] - 蒙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区间0.05-1.5元/kWh,1GW光伏电站潜在收益差距达20亿元 [8] 客户需求 - 光伏电站开发商面临收益模式转变焦虑,尤其关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3] - 上网电量多的电站需重构分利机制,自发自用电站有降低用电成本需求 [11][12] - 部分企业为获取交易数据而布局虚拟电厂业务,为未来现货市场做准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