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AI数据标注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既有高薪吸引大量求职者,也存在从业者对未来发展的普遍焦虑[5] - 大模型开发从参数竞赛转向场景落地,导致标注岗位需求从批量放量转向垂直化、专业化[5] - 2024年数据标注产业用工需求企业数量从2023年457家激增至1195家,预计2025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CAGR达47%[26] 职业分层 - 基础层:自动售货机标注以计件制为主(0.04-0.1元/单),依赖体力与注意力,日薪120-500元[7][20] - 中间层:大模型输出结果评分要求985/211硕士学历,计件单价3-7元,需理解动态评价体系但缺乏成长性[8][10][11] - 高层:大模型评估岗位月薪9-17K(外包)至15-25K(正式),涉及流程管理及跨团队协作,具备一定技术壁垒[12][20] 技术替代 - 成熟文本模型中AI合成数据已替代80%人工标注,自动售货机等简单标注将率先被取代[16][24] - 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因自动标注技术改进已裁撤相关团队,显示技术替代加速[25] - 微调阶段(SFT)和强化学习(RLHF)仍依赖人工标注,但头部企业倾向用模型合成次优数据控制成本[16] 企业动态 - 字节跳动2024年AI投入达800亿元,2025年计划翻倍至1600亿元[17]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17] - 头部企业普遍采用外包/众包模式降低标注成本,兼职标注师时薪仅30-60元[17][18] 人才结构 - AI行业呈金字塔分布:标注层(专科)、应用层(本科)、微调层(硕士)、基础模型层(博士)[23] - 职业晋升通道狭窄,标注师难以突破学历壁垒进入核心算法岗位[22][23] - 部分从业者通过跨领域学习(如廖仔从设计转型AI)实现薪资增长(3K→13K/月)[4][28]
给AI打工的人,迷失在数据标注里
虎嗅APP·2025-06-1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