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关税来袭,哪些出口产品逆风而上?——《见微知著》第二十四篇(高瑞东)
光大证券研究·2025-06-14 22:12
核心观点 - 使用量价分析框架分析中美第一轮贸易摩擦及芬太尼关税影响下的中国对美出口,寻找更具出口韧性的产品 [3] - 长期视角:技术壁垒决定韧性,高附加值产品优势凸显,形成"量价同涨+依赖度提升"的良性循环,建议关注药品、电机和电气设备、有机化合物、铝制品等行业 [3] - 短期视角:出口下降具有普遍性,韧性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对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的海外替代较弱,可关注美国进口商在高进口依赖度产品中的补库需求带来的出口反弹 [3] - 结合长期视角、转口贸易、高进口依赖度产品数量三项条件,满足三个筛选条件的行业为电机和电气设备;满足两个条件的行业为有机化合物、杂项制品、鞋靴;满足一个条件的行业为药品、铝及其制品、玩具、家具、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针织服装、木制品 [3] 长期视角分析 - 具备技术壁垒和产品差异化的行业在长期关税冲击中展现更强定价权 [3] - 高附加值产品如药品、电机和电气设备、有机化合物、铝制品等形成"量价同涨+依赖度提升"的良性循环 [3] 短期视角分析 - 芬太尼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短期出口额骤降,不同性质产品无明显差异 [3] - 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出口韧性的产品包括玩具、家具、鞋靴、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电机和电气设备等 [3] - 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的海外替代率偏低,需求缺口难以由其他国家填补 [3] 行业筛选条件 - 满足三项条件(长期视角、转口贸易、高进口依赖度)的行业:电机和电气设备 [3] - 满足两项条件的行业:有机化合物、杂项制品、鞋靴 [3] - 满足一项条件的行业:药品、铝及其制品、玩具、家具、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针织服装、木制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