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圈的“比亚迪病”,60天治不好
商业洞察·2025-06-15 15:49

行业潜规则与变革 - 汽车行业长期存在通过"欠条"拉长付款账期、挤占供应商货款以及将新车变为"零公里二手车"虚增销量的潜规则 [1] - 5月底以来,在监管压力和行业内部批评下,17家主要车企在48小时内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缩短至不超过60天 [2][3] - 这一改变是为了满足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4] 车企应付账款现状 - 2024年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为182天,大多数介于60.4~232.8天之间 [10] - 特斯拉付款速度最快(60.4天),小鹏(232.8天)和东风(219.7天)是唯二超过200天的主要车企 [10] - 比亚迪2024年底应付账款高达2440亿元,高于上汽的2411亿元和吉利的1824亿元 [6] 供应链金融与商业承兑汇票问题 - 车企普遍使用"X链"金融平台(如比亚迪迪链、上汽赛克、吉利吉通保等)向供应商结算,被视为拉长付款周期的手段 [7] - 商业承兑汇票是主要争议点,供应商需等待6个月以上才能结账或自行贴现5%10%提前收款 [12] - 新规禁止强制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但仅北汽、上汽做出相关承诺 [12]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 零公里二手车指未经上路行驶就转手销售的新车,用于批量处置库存、冲销量和绕开海外新车销售限制 [24][26][28] - 2023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从3000多辆飙升至超40万辆,部分为零公里二手车 [29] - 该现象可能导致财务数据失真(涉嫌收入确认违规)、套取消费补贴和损害品牌定价权 [31][32][35] 价格战与行业困境 -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车市195款车型降价,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 [42] - 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率从2014年的9%降至4.3% [49] - 价格战导致车企向供应商要求更大幅度降价(如比亚迪要求供应链降价10%),加剧供应链压力 [45][46] 行业呼吁与监管动向 - 供应商呼吁建立更公平的供应链关系,建议年降后双方总体利润仍高于去年同期 [48] - 5月底以来,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声反对无底线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 [51] - 行业认为只有遏制价格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账期和零公里二手车等衍生问题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