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截至6月14日,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名中有9只为医药主题产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3.67%的收益率位居榜首,成为年度"翻倍基" [2][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87.73%的收益率位居第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以79.79%紧随其后,前十名基金平均涨幅超过69%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是时隔两年再次出现的年内"翻倍基",此前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3年均出现年内业绩翻倍基金 [3] 医药行业驱动因素 - 医药基金的超额收益源于三重动力:政策催化创新药审批加速、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BD交易重塑企业成长预期 [3] - 创新药是"中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工程化能力,产业仍处于向上攀升阶段 [4] - 医药行业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三重驱动下,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7]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HSSCID.HI年内涨幅达到70.09%,显著跑赢A股创新药指数8841049.WI的24.15% [5] - 业绩居前的10名基金中有9只持有港股仓位,含"港"量决定业绩弹性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创新药发展前景 - 香港联交所2018年推出的18A上市规则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开辟融资通道,一批企业已进入研发后期或商业化阶段 [6] - 中国药企在早期工程创新和初步验证方面具有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可能取代美股biotech公司的生态位 [7] - 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表现中,A股与港股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投资者更关注创新药项目本身的核心价值 [6] 行业展望 - 医药行情仍属刚刚开始,未来可期待龙头公司和权重股的估值重估,以及授权品种上市和商业化分成兑现 [8] - 港股科技和创新药的估值水平仍相对较低,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过去被视为"价值洼地"的港股如今成为资金追捧对象 [8] - 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等都是行业底部资金流入的重要催化剂 [7]
年内“翻倍基”率先出现!医药基金横扫半年业绩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