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陷入集体亏损,隆基、晶澳、晶科等巨头2025年Q1利润断崖式下跌,部分企业现金流为负 [1][5] - 组件价格跌至0.62元/W,跌破成本红线,普遍出现倒挂现象 [1][5] - SNEC光伏展人气低迷,黄金展位空置,行业大佬缺席,反映行业冰封现状 [4][5] 企业财务表现 - TCL中环2024年亏损近百亿元,2025年Q1继续领跌光伏亏损榜 [5] - 通威股份2025年Q1营收159.33亿元,同比下滑18.58%,亏损25.93亿元 [6] - 隆基绿能2025年Q1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滑22.75%,亏损14.36亿元 [6] - 阳光电源表现亮眼,2025年Q1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6] 行业困境与挑战 - 光伏行业平均毛利率为负,现金流净流出超百亿元,超50%企业缩减资本开支 [10] - 市场化交易导致电价跌至0.0159元/度,全国21省出台分时电价政策 [10] - 高库存与低需求倒逼企业"以价换量",行业陷入价格内卷 [11] 行业自救措施 - 行业共识包括限产、限价、限投资,压缩无效产能提升利润边界 [14] - 通过技术标准、绿色认证、碳值考核提升门槛,挤出落后产能 [15] - 推动从硅料到组件的全面整合,硅料"六巨头"已启动并购基金计划 [16] - 限制出口总量,转向输出标准、品牌与系统解决方案,避免低价抢单 [17] 展会反思与建议 - SNEC展会成本高昂,展位租金达2180~2380元/㎡,企业投入上百万元但收效甚微 [7] - 行业呼吁减少"特装秀",将资金投向技术突破、绿电直供+储能+碳证一体化解决方案 [20] - 展会从"狂欢"转变为行业自我检讨与战略转身的契机 [22][23]
2025光伏SNEC:即使入不敷出,也要装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