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caling Law首次在自动驾驶赛道被验证!小鹏汽车CVPR演讲详解:AI「吃」下6亿秒视频后,智能涌现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在CVPR 2025上首次验证了Scaling Law在自动驾驶VLA模型上的有效性,展示了其"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技术突破[1][43][46] - 公司通过云端大模型+车端小模型蒸馏的技术路线,实现了AI司机的"智能涌现",在复杂场景下表现出超越传统方案的决策能力[4][7][9][11][13][14] - 新技术路线突破了传统端到端方案的局限性,构建了具备完整认知能力的"大脑+小脑"架构,为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的大一统奠定基础[26][27][57][60] 技术方案 - 云端部署720亿参数VLA大模型,以语言模型为骨干网络,融合视觉、语言和动作模块,实现环境理解到行为输出的闭环决策[30][33][36] - 车端部署蒸馏后的小模型,通过持续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实现能力迭代,G7车型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00TOPS[42][53][55] - 强化学习训练聚焦安全、效率、合规三大原则,并开发世界模型(World Model)生成高价值训练数据[37][38][39][40] 性能表现 - 在无规则代码托底情况下,基座模型直接控车完成加减速、变道绕行、转弯掉头等复杂驾驶任务,决策丝滑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案[4][5][14][15] - 成功通过福州特殊路口等极端场景,展现出链式思考能力(CoT)和全局理解能力[17][18] - 模型累计训练2000多万条30秒视频片段,参数规模与数据量扩大过程中持续显现Scaling Law效应[43][46] 行业影响 - 首次从技术层面回应了"端到端只能模仿不能超越"的行业质疑,为L2与L4的技术路线融合提供新思路[27][60] - 云端算力达10 EFLOPS,集群效率超90%,全链路迭代周期5天,水平媲美顶尖AI公司[50][51] - 技术体系已实现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通用,推动"AI定义汽车"向具身智能延伸[62][63][64] 产品落地 - 最新SUV G7预售价23.58万,成为量产L3级AI算力第一车,采用无激光雷达方案[2][15] - VLM作为车辆"大脑"统一舱驾交互,VLA-OL模型增强"小脑"运动规划能力[55][56] - 公司从2024年开始全面转向新技术路线,与行业主流方案形成明显差异[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