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社会结构变化 - 伊朗高等教育扩张迅速,大学入学率从1979年不足10%飙升至近年超过60%,女性入学率甚至超过男性[2] - 伊朗拥有庞大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数百所公立大学和私立性质的伊斯兰阿扎德大学[2] - 上层神权组织几十年变化不大,但普通民众观念变化极大,宗教与科学冲突加剧[5] 教育发展与矛盾 - 伊朗上层为提升国力被迫发展科技教育,形成"科技兴国"战略[3][4] - 理工科教育导致民众觉醒并质疑神权,相当于宗教集团为自己培养了反对派[2][5] - 现代教育铺开后,伊朗社会出现类似欧美的信教比例下降趋势[5] 经济困境与制裁影响 - 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石油出口从250万桶/日暴跌至100万桶/日[9][10] - 2019年经济萎缩6.8%,2014-2024年均通胀率30%-50%,2022年突破50%[10] - 制裁导致关键工业品出口受阻,如甲醇(全球第二大出口国)、聚乙烯等石化产品[11] 社会矛盾激化 - 女性群体成为重要反对势力,形成去中心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6] - 社交媒体加速新共识形成,削弱宗教权威,政府被迫放松部分管控[11][12] - 财政困境迫使政府默许民众通过社交媒体开展跨境自由职业,年创汇约30亿美元[13] 地缘政治与军事 -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空军使用美制F-14战机取得优势,促使执政集团确立科技发展路线[3] - 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暴露情报系统漏洞,事件源于内部线人泄密[7] - 2023-2024年以色列逐步升级对伊朗军事目标的试探性打击[13][14] 发展悖论 - 神权系统面临生存悖论:发展教育会削弱统治基础,不发展则无法应对外部威胁[13][16] - 科学教育的怀疑精神与宗教教义存在根本性冲突,导致统治合法性持续弱化[16] - 经济恶化、外部制裁与内部离心力形成恶性循环,国家实力呈下行趋势[8][10][15]
为啥伊朗这些年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弱了?
虎嗅APP·2025-06-16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