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台中国之声丨新疆的阳光如何点亮北京的灯光
国家能源局·2025-06-16 20:20

跨省错峰绿电交易模式创新 - 北京与新疆利用两地至少两小时光照时差开创"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错峰绿电交易新模式[1][9] - 北京艺术中心在演出高峰时段2小时耗电4000度,自2024年9月起绿电使用率达80%以上,部分月份实现100%绿电覆盖[2][4] - 国家大剧院艺术中心通过交易平台购买新疆绿电,2024年4-6月持续使用新疆绿电满足每天16:00-18:00用电高峰需求[5] 交易机制设计与实施 - 交易涉及新疆发电企业、北京用电企业及三大交易机构(北京、首都、新疆电力交易中心),通过平台实现发用两侧精准匹配[10][11] - 新疆电源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5%,194家发电企业装机规模6253万千瓦,理论年发绿电规模1028亿度[13][16] - 电力输送路径:新疆→西北交流电网→宁夏→山东直流工程→华北交流电网→北京,4月以来累计成交电量超2230万千瓦时[13][14] 市场影响与行业效应 - 错峰交易将颗粒度细化至时段(非全天总量),引导新能源企业通过"新能源+储能"实现发电时段优化和主动调节[18][19]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每年50%清洁电力(37亿度)外送华中、华东,错峰交易使其发电量消纳率提升并产生市场溢价[18][19] - 第一太平戴维斯通过错峰交易一次性采购175.8万度绿电,覆盖4月全部用电量,绿电价格较批量采购更稳定[19]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2021年9月启动绿电交易试点,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跨省绿电交易规模达500亿千瓦时[20] - 2024年北京外调绿电350亿千瓦时,预计2025年超400亿千瓦时,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14][22] - 错峰交易促进新能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缓解新疆"绿光"外送压力(光伏装机占比69%,午间外送能力趋同)[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