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发展 - 眼镜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眼镜零售市场规模944亿元,消费者对视力健康重视度提高推动零售额持续高增长[6] - 行业从基础功能满足向舒适体验升级,技术革命与创新材质推动产品向轻量化、舒适性转型,框架耐用性与舒适度不断提升[1] - 智能设备使用时长增加(日均超6小时)与学习培训需求(日均近2小时)导致居民用眼负荷加剧,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0%-54%,用眼场景多样化催生精细化需求[3] 消费行为趋势 - 超半数近视人群几乎全天佩戴框架眼镜,舒适度为刚性需求,同时轮换隐形眼镜/功能性眼镜形成"一人多镜"趋势(近半数用户拥有不止1副)[11][13] - 8成用户更换周期为1-3年,年轻群体换镜更短,佩戴不舒适(压迫感、视觉疲劳、易滑落等)是主要动因[15][18] - Z世代关注疼痛感与稳定性,中年群体敏感于镜架松动/脸部压痕,高度数人群受下滑/勒头困扰[20] 产品设计标准 - 舒适眼镜需满足6项核心要素:整体设计、局部设计、重量、材质、款式造型、颜色,其中设计/材质/重量为最关键指标[35][36] - 场景化需求分化:办公/出行/居家场景重亲肤性,驾车/户外/运动场景重稳定性,商务/社交场景重美观度[22] - 派丽蒙通过三维舒适标准(功能-体验-心理层面)实现差异化,采用舒感设计+材质+色彩美学组合提升体验[39][42] 市场渠道特征 - 消费者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线上种草,线下优先选择品牌门店/医院眼科/眼镜城进行专业验光与实物试戴[24][25] - 购买决策时舒适度为首要关注点(占比超50%),其次为镜框镜片适配度与设计细节,店员服务为次要因素[27][30] 营销创新方向 - 个性化定制受女性用户青睐(如刻名/配色鼻托),但高度数人群更重实用性,IP联名仅吸引圈层文化爱好者[47] - AI试镜呈现两极分化:年轻群体愿尝鲜但要求精准度,成熟群体更信任实体体验[47]
2025年中国舒适眼镜白皮书
艾瑞咨询·2025-06-16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