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抢票看苏超,我们发现了“苏超经济”的四个角色丨一线
吴晓波频道·2025-06-16 23:46

苏超联赛背景与模式 - 苏超是由江苏政府与国企主导的免费足球观赛活动,旨在通过体育赛事刺激区域经济融合[1][23] - 赛事采用"政府主导+国企支持+民企跟进+市民参与"的四维运作模式,政府负责协调场馆资源,国企提供初期资金,民企丰富商业生态,市民贡献热度基础[23][26][28][30] - 淮安主场单场观赛人数达26018人,徐州客场场次更创下30823人的上座纪录[33] 商业赞助与品牌曝光 - 总赞助商数量达19家,其中国企江苏银行和国缘V3分别担任总冠名商和球队冠名商[26][27] - 民企赞助占比显著提升,战略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7家,包括龙蟠科技、理想汽车等上市公司[29] - 赞助形式多样,如球迷协会获企业万元级服装赞助,仅在袖口保留小广告位[29] 城市经济联动效应 -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城增收2000余万元[37] - 淮安推出"观赛+文旅"组合政策,包括19个景区免票和酒店7折优惠,但实际转化率有限[40][46][49] - 交通便利性削弱过夜需求,南京开通球迷专列实现当日往返,导致住宿消费未达预期[51][53] 文化IP与城市营销 - 淮安赛场强化"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大标签,中场表演来自投资22亿的西游主题乐园[41] - 城市间互动营销显著,如《南京发布》与《淮安发布》的趣味推文互动提升话题热度[38][39] - 盱眙建议采用主场巡游制,将赛事与小龙虾产业结合,潜在拉动县域25%的产业人口[54] 赛事运营与用户画像 - 门票采用"免费赠票为主+低价售票为辅"策略,通过单位/协会发放降低参与门槛[30] - 非典型球迷占比高,包括带孩子的女教师、多年未观赛的老球迷等非核心受众群体[6][30] - 现场配套完善,观众获赠含食品/喇叭的能量袋,提升参与体验与二次传播可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