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公司,“更名潮”!
证券时报·2025-06-17 18:05

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变更潮 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A股市场超200家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发生变更,主要分为财务指标未达标导致风险警示/退市、财务好转撤销警示、业务调整及资产重组三类原因 [1][2][3] - 35家公司因经营战略转型、主营业务调整等主动更名,旨在更准确反映业务结构变化和战略方向 [4] - "科技""智能"成为更名高频词,体现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10][11] 因业务调整更名案例 - 豪威集团(原韦尔股份):2019年收购豪威科技后形成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更名以匹配产业布局和品牌优势 [5] - 富维股份(原一汽富维):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聚焦汽车内外饰、轻量化材料及智能视觉技术研发,推动业务多元化 [6] 因资产重组更名案例 - 国泰海通(原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更名,反映合并后实体情况 [8] - 国联民生(原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后更名,符合战略发展需求 [8] - 珠免集团(原格力地产):重大资产置换完成后更名,匹配转型后免税主业 [8] - 中航成飞(原中航电测):完成收购中航工业成飞后更名,与航空制造主业匹配 [9] 科技/智能相关更名 - 富邦科技(原富邦股份):强化技术创新导向,推动研发协同 [12] - 玉马科技(原玉马遮阳):更名以匹配战略定位和产品功能属性 [13] - 春光智能(原春光药装):业务扩展至智能包装装备及仓储领域,更名契合核心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