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历史 - 日御光伏于2025年5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实际控制人郭鹏曾任职的公司均破产且本人曾为失信被执行人[3] - 公司前身为2015年成立的上海日御新材料,2021年被郭鹏收购后迁至无锡并更名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4] - 郭鹏通过亲戚田昌梅间接入股,2022年5月才转为直接持股并出任董事长[8] - CEO曹建基曾任职已退市破产的海润光伏,担任采购总监[8] 财务状况与融资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达70%,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1.26亿/-1.28亿/-5.39亿)[9][10] - 账上现金1.13亿难以覆盖2.92亿短期借款及4.82亿优先权负债[11] - A股IPO失败后转道港股,B轮估值19.7亿、B+轮估值24.56亿[12] - 历次融资包括:2023年A轮融资1.83亿(估值7.83亿)、2024年B轮融资1.2亿(估值19.7亿)、B+轮融资1.563亿(估值24.56亿)[13]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收入从2022年3.93亿暴增至2024年22.85亿(CAGR 140%),净利润从0.01亿增至0.92亿[14][15] - 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市占率4.8%排名第四,前三名帝科股份(27.5%)、聚和材料(26.3%)、苏州固锝(9.8%)[17] - TOPCon银浆收入占比从2022年0.04%飙升至2024年70.1%,PERC银浆占比从91.8%降至6%[19][20] - 成功量产TOPCon LECO正面细栅浆料及TBC银浆,技术路线转型精准[21] 行业竞争格局 - 龙头帝科股份2024年收入153.51亿(日御6.7倍),聚和材料124.88亿(日御5.5倍)[23] - 研发投入差距显著:帝科4.82亿(日御10倍)、聚和8.42亿(日御17.5倍)[25] - 行业毛利率普遍承压:2024年帝科9.38%、聚和8.7%、日御9.27%[34] 供应链与客户结构 - 银粉占成本90%,2024年前三大供应商占比超80%[26] - 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89.9%降至2024年54.1%,客户A占比46.9%[36][37] - 潜在客户包括比亚迪、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客户A疑似隆基股份[37] 战略与挑战 - 计划收购银粉供应商但面临技术替代风险(银包铜/纯铜浆料可能取代银粉)[32] - 与龙头技术差距大,需持续投入研发而非向上游延伸[32][35] - 面临现金流紧张、客户集中度高、行业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38]
老板曾是“老赖”,主业来自收购,大客户依赖严重:日御光伏为何急匆匆赴港上市?
市值风云·2025-06-17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