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

搜索文档
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750亿:国产空气悬挂群雄“掘金地图”!
市值风云· 2025-08-01 18:10
7月下旬,瑞玛精密(002976.SZ)公告子公司收到国内某车企的定点通知,成为其某款新能源车型空 气弹簧总成定点供应商,项目生命周期7年,预计生命周期内总销售额3.36亿。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作者 | 观韬 编辑 | 小白 受益于车企营销宣传和媒体广泛报道,空气悬架这一曾被视为豪车"身份象征"的标配,已成为国内众 多头部车企比拼底盘技术和性能的关键胜负手。 在2024年年报中,瑞玛精密还披露其空气悬架相关产品已取得两家国内车企的定点通知: 定点A项目生命周期6年,计划供应48万套多腔空气弹簧总成,全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12.6 亿; 定点B项目生命周期10年,计划供应25万台ECAS(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全生命周期内预 计销售额10.8亿。 子公司普莱德(苏州)是瑞玛精密空气悬架业务核心运营实体,2024年全年营收仅25.69万,几乎可 忽略不计。此外,瑞玛精密6.32亿定增已于7月9日提交注册,其中的3.59亿都用来建设空悬系统和零 部件生产基地。 (瑞玛精密2024年年报)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井喷,企业积极募资扩产,另一方面是财务数据尚未兑现业务天赋,瑞玛精密不过 是空悬领域的新秀,这也不禁让风云 ...
在成长与风控间寻找确定性:一位“非典型成长派”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
市值风云· 2025-08-01 18:10
基金经理表现 - 易方达科融混合(006533)任职年化收益率超20% [1] - 易方达科讯(110029)和易方达科融(006533)的任职回报率均超1.6倍,年化回报分别为17.1%和20.6% [9] - 刘健维旗下基金近六月、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收益率均表现出色,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总回报达到165.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多达158.2个百分点 [10] 投资风格与策略 - 刘健维的投资风格融合了"成长风格和相对低回撤",采用"中观驱动+自下而上"的双轨框架 [5][17] - 重点关注行业景气度,捕捉需求爆发驱动的"1-10"产业阶段,而非"0-1"或"10-100"阶段 [17] - 在新能源行业,2020年观察到上游资源品更紧缺,受下游需求驱动出现量价齐升的机会,买入并持有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华友钴业等资源龙头股,易方达科融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72.4%和58%的收益率 [19][20] 行业配置与重仓股 - 易方达科融2024年末股票仓位约为82%,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是主要持仓,合计达58.5% [11] - 2025年二季度重仓股主要持有电子和通信行业股票,如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深南电路、胜宏科技等,合计占股票市值比46.81% [13][14] - 2023年下半年看到人工智能行业即将迎来爆发且估值相对合理,陆续买入相关企业,电子、通信行业的持仓比例从2023年6月的8.5%、4.6%猛增至2023年底的46.6%、14.3% [23] 风险控制 - 刘健维在投资中把风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强调买入时机是企业的估值相对合理,卖出时机是在行业或个股投资逻辑发生变化或泡沫化 [22][23] - 不会让基金组合在单一行业暴露过高,为投资组合预留足够的容错空间,股票仓位基本在78%-89%之间 [24] - 用小部分仓位配置与成长行业相关度较低的偏传统行业,如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机械设备、环保等 [26] - 易方达科融的回撤幅度大部分时间在30%以内,即使超出也能很快修复 [26]
阳光保险“三重劫”:财险失守,罚单如雨,老将谢幕
市值风云· 2025-08-01 18:10
监管风暴下,短板被逐一放大。 作者 | beyond 编辑 | 小白 在宏观经济环境与监管政策持续演变的背景下,中国保险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调整与转型。利率中枢下行 压力与"报行合一"等监管新政的全面推行,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精细化管理和风险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 要求。 2024年,保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保持了增长态势,阳光保险(06963.HK)也不例外。然而,市场环境的 深刻变化使得各家险企的经营策略和成效分化日益显现。 阳光保险在推进"科技阳光"战略、强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其业务发展的轨迹和财务数据表现,自然引 起了我们的注意。 监管利剑高悬,处罚频次与金额居高不下 保险业作为强监管行业,合规经营是生命线。然而,阳光保险近年来在合规领域频频"触礁",行政处罚 记录令人担忧。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行政处罚达200余次,突显全行业在严监管下的合规压力。阳光保险的合规表现与 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呈现出较高的处罚频率和金额。 进入2025年,阳光保险的行政处罚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例如,2025年2月,阳光财险长春中心支公司 和宁波分公司分别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处罚53万元和56万元,显示出其在中介业务管理上的 ...
香港即日起实施稳定币牌照制度!它或许是最先受益于稳定币的ETF!
市值风云· 2025-08-01 18:10
稳定币在香港的立法意味着越来越多部门开始接纳这一新事物。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香港财库局(FSTB)及金管局(HKMA)在7月31日凌晨0:30突然发布《稳定币条例(Stablecoin Regulations 2025)》细则终稿,宣布自8月1日起正式接受牌照申请。 8月1日,该《条例》正式生效,这是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 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香港发行稳定币牌照制度的意义 稳定币之"稳定"在于其作为一种加密货币,通过与其他资产(通常为法定货币)挂钩来稳定其价格, 区别于比特币等价格波动较高的原生加密货币。 如今,伴随着香港立法落地,稳定币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这也让更多的机构可以涌入这个赛道: 《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 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发牌制度将为公众及投资者提供更好保障。其中,条例只容许指定的持牌机构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 币,而只有由持牌发行人所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方可销售予零售投资者。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已有超40家企业参 ...
雅下水电潜在受益者,输变电设备“民企之光”
市值风云· 2025-07-31 18:08
国内国外两开花。 | 作者 | | 萧瑟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共建设5座梯级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6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满足3亿人年用电需 求。 风云君一直是个喜欢未雨绸缪的人,在感叹项目规模宏大的同时,也在思索仅凭西藏不到400万的人 口,该如何消纳庞大的电力增量呢? 关于这个问题市场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法是运输至东部沿海地区消纳,也有的说法是外销至印 度、东南亚地区。 无论最终选择何种路径,一个关键前提已然明确:大规模、长距离输电网络的建设不可或缺,故而电 网设备也会是受益方之一。 正巧近期这个行业中,思源电气(002028.SZ)发布了一份亮眼的业绩快报。 聚焦高压开关品类,业绩增长显超同行 思源电气成立于1993年,是输变电设备领域的资深选手,并且还是少有的能进入这一领域的民营企 业。 目前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董增平,直接持股16.9%。 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组成,思源电气主要面向中游的变电 环 ...
创新药基金高收益催生资金狂欢,局部泡沫下分化已至!
市值风云· 2025-07-31 18:08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赛道掀起大牛市,板块持续走高,多家上市公司迎来价值重估浪潮[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港股通创新药(港币)指数较年初低点累计涨幅超100%,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涨幅超80%,相关产业链涨幅超30%[4] - 16只创新药基金年内收益翻倍,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9%收益领涨,其中7只为ETF产品[6][7] - 创新药ETF规模显著增长,上半年16只基金总规模从111亿元增至366亿元,增幅超两倍[10][11] - 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不到7亿元跃升至近120亿元[12] 行业驱动因素 - 中国创新药产业自2015年药政改革开启升级,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医保支付、投融资支持、集采排除新药)推动板块上涨[14] - 创新药出海订单增加,国内企业通过授权海外开发权益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例如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成为基金重仓标的[14][7] 市场争议与风险 - 创新药板块存在局部估值泡沫,个股交易拥挤且估值过高,市场对后市分歧显著[15] - 部分公司可能蹭创新药赛道热度,ETF溢价风险需警惕[18] 长期发展逻辑 - 行业处于产业红利释放前夜,具备硬科技实力和持续临床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将穿越周期[17] - 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成为多只基金前三大持仓,反映市场对龙头公司的认可[7]
800亿豪赌大结局!合盛硅业:2800亿市值跌剩600亿,大股东“无奈”套现114亿先溜为敬
市值风云· 2025-07-31 18:08
核心观点 - 合盛硅业面临业绩首亏、库存高企、债务压顶等多重困境,主要受光伏行业寒流及激进扩张策略拖累 [1][10][38] - 公司市值较2021年巅峰缩水75%至660亿,两大股东累计减持套现114亿 [7][6] - 光伏产业链价格暴跌导致工业硅售价同比下滑16.36%,多晶硅价格跌破成本线 [21][30] - 近三年805亿激进扩张形成95亿历史峰值库存,存货跌价准备达9.33亿 [26][32][35] - 有息负债飙升至298亿,实控人质押近半数股权输血95亿,资金链承压明显 [39][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亏3-4亿,系2012年以来首次亏损 [10][11]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82.2亿暴跌至2024年17.4亿,三年降幅近80% [13] - 2025Q1净利润同比腰斩至2.6亿,Q2单季亏损5.6-6.6亿导致半年报转亏 [13] - 工业硅2024年均价11,174元/吨,同比下跌16.36%,硅橡胶跌4.3% [22] 行业冲击 - 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致工业硅价格中枢下移超2000元/吨 [19] - 2024年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骤降90% [36] - 多晶硅企业组建"收储联盟"加速去产能,政策限制低价倾销 [46][47] 财务风险 - 2022-2023年资本开支超300亿,自由现金流累计-315.6亿 [38] - 2025Q1末货币资金仅21.66亿,有息负债率32.8%,资产负债率62.6% [39] - 存货规模94亿,工业硅库存量同比激增144.35% [34][36] 资本运作 - 控股股东折价10%转让5.08%股份套现26.34亿 [3][4] - 原始股东富达实业八年减持套现88亿,近两年密集套现64亿 [6] - 拟发行40亿ABS融资,实控人质押融资输血95亿 [43][44]
海正生材的聚乳酸“伪风口”现形:业绩骤降97%,中石化开始撤退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 截至2025年7月4日股价图, 市值风云App) | 截止日期 | | 2020-12-31 | 2021-12-31 | 2022-12-31 | 2023-12-31 | 2024-12-31 | 2025-03-31 | | --- | --- | --- | --- | --- | --- | --- | --- | | 报告期 | | 年报 | 年报 | 年报 | 年报 | 年报 | - | | 报表类型 |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 ▽ 利润表摘要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 | 2.63 | 5.85 | 6.05 | 7.53 | 8.45 | 2.05 | | 同比(%) | 2 == 0 | 13.27 | 122.72 | 3.49 | 24.43 | 12.20 | 7.00 | | 营业总成本 | = | 2.29 | 5.48 | 5.70 | 7.02 | 7.97 | 2.03 | | 营业利润 | = | 0.36 | 0.38 | 0.52 | 0.54 | 0.48 | 0. ...
减肥神药引爆业绩,中报大增44%!药明康德:68亿股东回报“四连击”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较年初指引高出近10个百分点 [8]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激增101.9%,其中约32亿元来自出售参股公司药明合联的投资收益 [11] - 剔除投资收益后,扣非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长26.5%,non-IFRS归母净利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 [11] - 二季度表现更为亮眼,营业收入111.4亿元增长20.4%,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增长36.7%,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增长47.9% [15]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学业务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TIDES业务收入飙升141.6%至50.3亿元,占总营收25% [18][22] - 测试业务收入26.89亿元同比下滑1.2%,生物学业务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1% [18] - 小分子D&M管线新增412个分子至3,409个,带动收入增长17.5%至86.8亿元 [21] - TIDES业务在手订单量同比增长48.8%,该业务定位为差异化增长引擎,专注于寡核苷酸和多肽CRDMO服务 [22] 财务指标与指引 - 上半年non-IFRS归母净利率30.4%,较上年同期提升5.0个百分点 [13]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至44.4%,二季度毛利率达46.4%创历史新高 [15]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 [15] - 全年收入增长指引从10%-15%上调至13%-17%,对应425-435亿元 [7] - 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从40-50亿元上调至50-60亿元 [27] 行业与产能 - GLP-1类药物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占多肽药物市场超50% [24][2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多肽固相合成产能,2024年末4.1万升,预计2025年末超10万升 [26] - 公司CRDMO平台拥有超过20个GLP-1项目管线,占全球外包项目超20%份额 [26] 资本运作与分红 - 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70-80亿元,上半年仅支出21.02亿元 [27]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74.31亿元同比增长49.6%,自由现金流53.29亿元 [27] - 已实施28.35亿元年度分红、10.11亿元特别分红、10亿元第二期股份回购 [28] - 首次推出中期分红10.03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11.7% [31]
军工电子中报揭榜:复苏进行时!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军工行业拐点预期 - 2025年有望成为军工行业拐点之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也是"十五五"布局之年 [3] - 军工电子作为产业链上游率先修复,半年报显示订单需求和盈利能力改善 [3] - 火炬电子所属电子元器件领域景气度逐步改善,市场需求增长 [3] - 鸿远电子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复苏 [3] - *ST铖昌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及相控阵技术渗透率提升 [3] 军工电子企业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扣非净利润正增长的军工电子股包括火炬电子、鸿远电子等6家 [5] - 火炬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2.4亿元,同比增长51.3% [7] - 鸿远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6亿元,同比增长40.1% [7] - 高德红外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3亿元,同比增长135倍 [7][33] - *ST铖昌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0.5亿元,同比增长233.5% [7] 防务MLCC市场格局 - 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是国内防务MLCC领域唯二上市公司 [8] - 防务MLCC市场具有资质壁垒和高可靠性要求,参与者少且格局稳定 [9] - 宏明电子2024年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11.7亿元,行业排名第一 [11] - 火炬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8亿元 [11] - 鸿远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5.94亿元 [11] 公司动态与风险 - 鸿远电子实控人郑红和郑小丹减持230万股,套现4449万元 [13] - 火炬电子实控人蔡明通父子2019-2020年减持套现5.8亿元 [16] - 高德红外海外签订6.9亿元大单,占2024年营收25.6% [34] - 高德红外现金循环天数高达500-600天,造血能力不足 [36] - 高德红外实控人黄立持股超6成,近10年未减持 [39] 红外成像行业发展 - 高德红外是国内红外成像行业三大主要玩家之一 [21] - 国内企业实现红外热成像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和国产化 [24] - 高德红外2024年研发费用率升至27.8% [28] - 公司折摊占营收比升至9.4% [31] - 高德红外上市15年累计股权募资50.7亿元,分红22.8亿元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