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核心内容 - 新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权益基金浮动费率和薪酬绩效改革,颠覆传统投资打法[4][5] - 要求主动权益基金实行与比较基准挂钩的浮动费率模式,终结规模至上逻辑[5][6] - 5月下旬26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使浮动费率基金占比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发行数量的60%[6]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 - 费率分级标准:跑赢基准6%且正收益适用1.5%费率,跑输3%降至0.6%,接近基准为1.2%[6] - 近一年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12.32%,仅26.9%基金跑赢基准6%[7] - 股票类ETF管理费率0.5%时百亿规模可盈亏平衡,0.15%费率需千亿规模[7] 规模发展目标 - 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增长至少10%[8] - 权益类基金占比纳入考评,权益投资规模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8] - 当前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占比不足25%,全球平均水平为57%[8] 薪酬考核改革 - 降低规模排名等经营性指标权重,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10] - 基金经理考核净值表现权重不低于80%,高管考核投资收益权重不低于50%[10] - 三年累计跑输基准10%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达64%[10] 投资策略变革 - 强制锚定比较基准,纠正重仓运作和风格漂移问题[11] - 要求基金经理具备跨行业资产配置能力,终结"吃老本"模式[11] - 投资策略转向攻守兼备和多元化,注重稳健性[12] 行业配置机会 - 沪深300成份股中银行(-10.49%)、非银金融(-9.72%)、食品饮料(-3.28%)等行业存在显著低配[15] - 红利类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或迎来配置提升[16] - ETF注册流程缩短至5个工作日,指数类产品吸引力增强[17] 行业格局影响 - 头部公募优势扩大,我国公募CR5约40%显著低于美国70%[18] - 销售端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纳入考评指标[18] - 中小基金公司需打造差异化投研体系应对挑战[20]
公募变天,这些人的躺赚时代终结了
投中网·2025-06-18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