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有序推进 制度持续优化赋能企业发展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2025-06-18 08:07

科创板八条政策实施一周年成效 -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以来,监管部门提升了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4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6家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再融资,28单并购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1] - 政策明确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兆芯集成成为最新一家未盈利IPO获受理企业 [3] - 证监会将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门槛从6000万元提升至8000万元,发明专利要求增至7项并强调产业化能力,强化"硬科技"导向 [4] 未盈利企业IPO与再融资进展 - 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生物医药企业21家、集成电路企业18家,2024年总营收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缩亏36%,22家实现首次盈利(占比41%) [9] - 上交所发布"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再融资标准后,9家科创板企业披露方案(募资250亿元),其中6家为未盈利企业,迪哲医药成为首例落地案例 [6] - 科创板支持企业收购未盈利"硬科技"标的,沪硅产业70.4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芯联集成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等大额交易涌现 [7] 未盈利企业产业化与研发投入 - 未盈利企业加速技术产业化,例如百利天恒将ADC药物全球权益授权给BMS,潜在交易额达84亿美元 [9] - 2024年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合计研发投入459.44亿元(同比增长5.86%),研发营收占比中位数37.74%,显著高于板块中位数12.64% [10] - 政策助力企业突破资本瓶颈,54家未盈利企业中41%已实现盈利,行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