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吴清发声,长期和耐心资本远远不够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6-18 12:57
政策动态 - 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推动上海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1][2] - 上海市市长龚正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引导创业投资 完善资本市场 [3]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推出"1+6"政策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4][6][7][8] 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措施: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支持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制度 增加投资产品 [8]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8]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 超过5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10] 耐心资本发展 - 当前金融供给存在资金短期化问题 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严重不足 需适应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特点 [9][13] - 证监会将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实物分配股票/"反向挂钩"等退出机制 [11] - 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政策支持耐心资本 包括"创投国十七条"和金融监管总局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16][20] 行业趋势 - 创投行业投资主题转向硬科技 科技企业成长周期长导致"5+2"基金期限模式面临挑战 [13] - 国资LP被视为发展耐心资本的主力军 行业通过基金延期/制定更长存续期等方式适应新形势 [14] - 完善容错机制对发展耐心资本至关重要 需建立灵活退出机制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