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言创万物创始人:AI Coding 是在「垒砖」,我们想用 AI「盖房子」
深思SenseAI·2025-06-18 09:56

AI Coding与AI SWE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AI Coding是当前最火热的AI赛道之一 但仅占软件工程(SWE)全流程的30%左右 真正的机会在于AI SWE即用AI重构软件研发全链路[1][3][9] - 严肃场景的软件开发复杂度远超Vibe Coding的范畴 需要解决架构设计、测试部署等系统性难题[2][11][21] - 未来AI Agent将成为软件研发的Controller和Planner 渗透到需求沟通、代码生成、测试运维等各个环节[16][17][39] 行业现状与机会 AI Coding局限性 - 当前AI主要聚焦单个模块代码生成 仅占工程师工作时间的30-35% 无法覆盖SWE全流程[9][11] - Vibe Coding适合demo开发 但严肃场景需要解决多模块协同、负载均衡等复杂问题[2][11] - GitHub Copilot等工具仍依附传统IDE形态 未来可能被多Agent协同的工作台取代[17][29] AI SWE市场潜力 - 软件工程是价值极高的存量市场 2025年云厂商、数据库等SWE相关企业市值已达千亿级[12] - 大厂在AI SWE领域进展缓慢 GitHub Copilot体验落后于Cursor等创业公司产品[13][14] - 技术快速迭代打破现有优势 创业公司有机会在细分领域超越资源更丰富的大厂[14][15] 技术演进路径 发展阶段划分 - L0-L2:从代码补全到局部任务自动化 当前行业处于L2阶段[35] - L3-L4:实现模块级和系统级自动化 具备初级架构设计能力[35][38] - L5:SWE AGI实现Result-as-a-Service 人类仅需需求输入和结果验收[35][39] 关键技术突破 - 需构建Agent专用基础设施 如Superbase后端服务、MCP通信协议等[17] - 端到端Agent Learning将用户反馈数据融入模型训练 提升任务完成率[48] - 沙盒隔离、服务发现等Infra支持Agent安全自主运行[31][48]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 产品定位 - 聚焦大粒度任务自主完成 而非代码补全等单点功能[29][31] - 从目标而非代码出发 对齐工程师与产品经理的任务目标[22][31] - MVP版本已开发10万行代码 复杂度远超普通AI应用[49][51] 竞争优势 - 无存量用户包袱 产品架构围绕Agent自主运行设计[30][31] - 团队效率达大厂2-5倍 全员使用多款AI工具实现原生提效[31][32] - 30人精干团队专注技术突破 避免大厂常见的组织效率折损[47][53] 未来工作模式 人机协作演进 - 短期:工程师带领5-10个Agent协同工作 聚焦创造性任务[42] - 长期:优秀工程师可管理100个Agent 通过高效调度提升生产力[42] - 初级工程师可能被替代 高阶工程师成为需求澄清和结果验收的关键节点[41][42] 组织形态变革 - AI原生组织会议减少50% 工程师日均会议不超过2场[53] - 软件设计原则将重构 现有面向人类的工程方法可能不再适用[33] - 团队规模控制在40人以内 通过技术深度而非人力规模取胜[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