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张瑜:“量”比“价”重要——宏观2025年中期展望报告
一瑜中的·2025-06-18 22:37

总量观点:从"价"到"量"的转变 - 2024年宏观分析框架从"价"转向"量",因价格约束因素增多而量的主线清晰[4][26] - 核心逻辑链条:美国新政→进口→全球贸易/中国出口→就业影响→政策对冲→财政加码/金融稳预期/消费补量/科创投资加力[4] - 出口与就业关系测算显示1%出口冲击可能影响105.3万人就业(全行业)或40.3万人(工业)[7][28] - 政策对冲涉及六方面:财政补量1.1-2.1万亿、金融直接融资增量3.2万亿、消费补贴与新消费、设备投资、出口多维度对冲、对外开放[8][9][10][11][12][13] 出口增量分析 - 品类维度:中期增量看新能源(份额+13.3pp)、汽车、工业机械等;长期看医药、飞机等低份额领域[47] - 业态维度:转港贸易(中间品出口占比从34.8%升至40.2%)、保税物流(2024年经特殊区域出口3449亿美元)、低值包裹(2018-2024年复合增速61.2%)[50][51][52] - 伙伴维度:一带一路国家占比从41.6%升至48.4%,2024年拉动出口3.9个百分点,世行预计贸易潜力释放30%[55][56] 投资增量方向 - 设备投资:1-4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增73.7%,4月服务器产量增近2倍,工业机器人增51.5%[62] - 城市更新:2023年市政投资2.03万亿,聚焦地下管网(燃气1.5%、供热2.5%)、电梯改造等[63] - 产业备份:四川定位"战略腹地",2024年规上工业资产占比4.2%低于GDP占比4.8%,一季度二产投资增18.1%[63] 消费增量路径 - 补贴政策:涉及家电等6类商品,1-4月相关社零增7.2%,历史显示补贴退坡才现拐点[74] - 新消费:涵盖珠宝、功能饮料、服务机器人等20%+增速的百亿级细分领域[74] - 价格弹性走弱背景下更重"量",24个消费品中仅1个2024年产量增速超10%[73] 财政与金融增量 - 财政需补资金1.1-2.1万亿,资本金或通过政策性工具补5000-7400亿(参照2022年7399亿经验)[80][88] - 居民40万亿预防性存款(占GDP比从80%升至112%)可能搬家,影响货币政策宽松必要性[96][97] - 直接融资2024年同比增2万亿至3.2万亿,非银存款增长需打通向实体转移渠道[100] 对外开放战略 - 自贸协定覆盖30国,另有19个在推进;服务贸易突破聚焦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114] - 港口布局:中企参与全球百余港口,聚焦印度洋要道(马六甲、霍尔木兹等海峡)[117][119] - 铁路增量:泛亚铁路(中老/中泰/中缅)、中吉乌铁路(补中欧班列西通道)、两洋铁路(避巴拿马运河)[121][122] 美国关税影响 - β风险:美进口跌穿-4%~-5%或致全球需求衰退,中国内需市场优势凸显[126][127] - α风险:转港贸易或对冲61%冲击,企业海外产能布局增强应对能力[128] - 美金融脆弱性:缩表致SOFR突破EFFR,股债同向性转正加剧流动性风险[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