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面向储能等领域出货,全固态电池进入工程化验证关键阶段,包括大容量电芯开发、中试线落地和路测等 [2] - 行业竞争逻辑从单一材料或设备供应转向平台化能力竞争,具备横向多元化材料矩阵或纵向"材料+设备"协同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2] - 固态电池产业化是复杂系统工程,过去"设备等材料"或"材料等设备"的割裂发展模式已过时 [9] - 行业共识认为关键材料与工艺设备的深度协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0] 华盛锂电的横向平台化战略 - 公司以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起家,现横向拓展至固态电池多个核心领域,包括硫化锂、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和多孔碳等 [2][3][5] - 子公司华盛联赢与江苏恒流科技合作进军单壁碳纳米管领域,标志其跨界至导电剂领域 [2] - 在硫化锂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采用液相法制备纯度达99.99%的硫化锂,成本与导电率优于固相法,已实现公斤级小试并即将进入产线测试 [3] - 在负极材料方面布局多元: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发硅碳负极材料,同时通过投资4000万元认购浦士达股份掌握多孔碳研发能力 [5] - 多元化材料平台能力有助于企业摆脱单一产品的周期性风险 [6] 璞泰来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 子公司嘉拓智能过去三年承接超过2亿元人民币固态电池工艺设备订单,涵盖干法成膜设备、湿法涂布机、流化床及锂金属负极成型样机等 [7] - 负极材料端子公司紫宸科技的安徽硅碳负极基地首批400吨产能进入试生产,远期规划1.2万吨,产品克容量超2200mAh/g,循环寿命突破1200次 [8] - 已完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建设,氧化物电解质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3 S/cm,并开发出LATP涂覆隔膜提升离子电导率 [8] - 通过投资茵地乐掌握水性粘结剂技术,有效抑制硅颗粒膨胀,具备干法电极所需改性粘结剂开发能力 [8] - 公司战略强调从核心材料、辅助材料到高精创新设备的闭环协同,认为纳米制造工艺是固态电池主导权的关键 [8] 其他企业动态 - 科恒股份推进"正极材料+自动化设备"协同模式,研发高镍三元材料及干法电极设备,后者已交付客户使用 [8]
固态电池“平台型”企业出现,贯通材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