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重组计划 - 公司宣布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包括裁员7000人(占非制造业职位15%),聚焦核心品牌并剥离非核心业务[2] - 重组涉及投资组合调整(退出特定市场品类/品牌)、供应链优化(调整生产布局)和组织架构变革(数字化提效)[6] - 这是公司近十年来最大规模调整,目标为应对消费不确定性/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2][6] 品牌精简历程 - 2014年启动品牌精简战略,累计出售卡玫尔/伊卡璐/蜜丝佛陀/沙宣中国等超100个品牌,当前保留79个核心品牌[1][3][10] - 保留的70-80个核心品牌贡献公司95%以上利润,织物与家居护理(36%)和母婴及家庭护理(24%)为最大收入来源[3][8][16] 业务表现分析 - 2025财年Q3销售额197.76亿美元(同比-2%),美容部门个位数增长被母婴护理下滑抵消[8] - SK-Ⅱ经历连续两年下滑后,2025财年Q2-Q3恢复增长,天猫618排名从第10升至第7[9][16] - 2024财年净销售额840亿美元(+2%),提价策略使美容部门增长1%至152亿美元,但个人护理业务因SK-Ⅱ高价承压[16][17] 中国市场战略 - 大中华区占全球销售额7%,电商渠道增长9%但占比18%低于欧莱雅(28.2%)[21][25] - 本土化措施包括:中国籍CEO上任、供应链中心迁至广东、北京研发中心实现95%产品本地化[26] - 加码抖音电商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但被指错失早期电商机遇[21][27][28] 组织架构调整 - 专业美容部门CEO将于8月卸任,2025年来已两次更换美容业务高管[13] - 五大事业群(SBU)管理架构调整,不再提"10个事业部"具体数字[14][15] - 2019年起划分重点市场(占80%销售额)与次重点市场,赋予中美市场更大自主权[23][24][26]
宝洁“瘦身”,谁是下一个“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