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物明投资成立于2015年6月1日,专注于医疗健康赛道,创始团队包括张英杰、虞文彬和张宗友 [1][2] - 公司最初以Pre-IPO业务为主,后扩展至天使、VC、成长期、Pre-IPO和并购全产业链布局 [5][6] - 2025年公司转型为"天使投资+产业运营"模式,强调长期主义和深度参与企业经营 [3][4][16] 行业背景 - 2015年被称为"中国医药创新元年",药审改革、药品价格放开等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2] - 2015-2024年中国创新药一二级市场融资总额超过1.23万亿元,A股医药上市公司从214家增至516家,港股从77家增至244家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113起,总金额超460亿美元,活跃创新药数量3575个全球第一 [20] 投资案例与策略转变 - 早期投资案例包括先通医药、华先医药等,Pre-IPO投资迈瑞医疗、宜明昂科等,并购案例包括普什制药和天山雪莲制药 [6] - 普什制药并购(2017-2018年)成为公司转型催化剂,张英杰亲自出任董事长并扭转亏损局面 [6][7][11][13] - 天山雪莲制药并购后专注野生抚育与循证研究,相关项目列入新疆"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 [13][14] 经营理念 - 从财务投资转向深度参与企业经营,强调"扎扎实实搞好经营"而非资本化 [12][14][18] - 坚持长期主义,典型项目如先通医药(天使投资十年后申报港股上市) [15][16][18] - 注重团队品行操守,案例包括跨行业投资高瑞电源(因信任创始人) [17] 行业趋势判断 - 生物医药与新能源、芯片并列过去十年资本投入最多三大行业 [5] - IPO套利模式失效,行业从"快进快出"转向价值深耕 [9][19] - 工程师红利推动中国创新药发展,但企业存活率仍低(九死一生) [20][21]
十年投资,难回从前:一家医药创投机构的转身
和讯·2025-06-20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