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布!事关券业“大考”
证券时报·2025-06-20 20:49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核心要点 制度修订背景与总体导向 - 时隔5年再次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将规则标题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1][2] - 修订突出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能力,优化业务发展加分指标,引导经营机构聚焦高质量发展[2] - 支持中小机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突出"打大打恶"导向,强化综合惩戒,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2] - 分类评价结果是差异化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影响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等[2] 功能发挥与专业能力提升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4] - 新增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4] - 通过投行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与分类评价加分挂钩等方式,引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5] - 强化证券公司在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5] 业务发展指标优化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8] - 将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由前20名提升到前30名[8]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9] - 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在细分业务领域加分项中能够"跳一跳、够得着"[8] 合规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完善下调评价结果手段,将下调评级范围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11]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强化自律管理手段的制度震慑[11] - 明确证券公司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扣分优惠[12] - 补充对证券公司股东行为监管的扣分标准,优化债券交易风险管控等项目扣分标准[13] 制度修订意义与影响 - 分类评级结果被视为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此次修订将对券商发展格局形成重要影响[15] - 修订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等政策要求,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15] -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扶优限劣,注重整体平衡、立足适度优化,更好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