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何时崛起?以伊战争升级,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
券商中国·2025-06-22 07:26
核心观点 - 悲观情绪在金融市场中更易引起关注,但长期来看乐观主义才能带来更高回报 [1][2] - 股市长期年化回报率约为12%,远超债券等大类资产,但投资者常因短期波动忽视这一特性 [8][9] - 高品质上市公司能应对环境挑战,投资应聚焦企业基本面而非宏观不确定性 [10] 行为金融学分析 - 悲观主义具有认知吸引力,因人类演化中对威胁更敏感 [4][5] - 金融领域消极事件影响广泛,如1929年大萧条仅2.5%美国人持股却引发全球关注 [6] - 进步缓慢难察觉而挫折快速显性化,如股市6个月跌40%引发调查但6年涨140%无人关注 [7] 历史数据验证 - 过去60年巴菲特通过乐观投资赚取上千亿美元,强调"世界不属于悲观者" [3] - A股1100家公司20年总市值从4.25万亿增至26.65万亿,年化增幅9.6%,150+公司涨幅超10倍 [10] - 先锋基金研究显示股票长期收益9.5%来自企业经营,仅0.5%来自投机 [9] 投资方法论 - 净资产收益率可持续性支撑12%股票长期回报,但高价买入会稀释收益 [8][9] - 重大危机如石油危机、总统弹劾等反而提供最佳买入机会 [10] - 约翰·博格指出投机收益短期影响大但长期趋近于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