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月IPO受理家数已超去年同期!首单未盈利典型案例或本月出炉
券商中国·2025-06-22 16:17

IPO受理节奏加速 - 6月沪深北交易所合计新受理34家IPO企业,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超过去年6月同期水平(30家)[3] - 1-4月全市场IPO受理数量为个位数(1家、0家、7家、3家),5月改善至16家,6月显著加速[4] - 北交所6月受理数量占比达50%(17家),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各受理3家,科创板6家,创业板5家[5] 分板块财务表现 - 深市主板新受理企业扣非净利润均值最高(3.14亿元),惠康科技达4.42亿元[7] - 沪市主板企业均值2.29亿元,百菲乳业近3亿元[8] - 北交所17家企业均值1.01亿元,接近创业板水平(1.33亿元),同富股份以2.33亿元居首[9] - 科创板6家企业中兆芯集成亏损10.65亿元,采用第四套上市标准(市值≥30亿元且营收≥3亿元)[8] 政策动态与申报特点 - 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未盈利企业适用)并扩大至AI、商业航天等领域,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11] - 6月为传统申报高峰因财务数据有效期截止(需在6月30日前提交),但受理量仍低于2022年(324家)和2023年(246家)[6] - 券商预计未盈利企业IPO新案例将出现,对下半年申报具参考意义[12] 行业分布与典型案例 - 惠康科技主营制冷设备(制冰机、冰箱等),百菲乳业聚焦乳制品,同富股份为跨境B2B电商(不锈钢保温器皿)[7][8][9] - 春光集团为创业板最小利润规模企业(9275.71万元),主营软磁铁氧体磁粉[8] - 此前39家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生物医药占20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