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点思考 | 美国通胀何时“卷土重来”?——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十二(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2025-06-22 19:52

上半年美国通胀表现疲弱的原因 - 尽管市场通胀预期和进口价格指数在关税冲击下显著上行,例如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一度飙升至6.6%,10年期美债隐含通胀预期自4月11日以来上升13个基点,4月和5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分别达到0.5%和0.4%,但5月CPI环比仅为0.1%,持续弱于预期 [2][6] - 从结构上看,通胀拖累主要来自三方面:2025年1-5月油价走弱拖累整体通胀,WTI油价回落约11美元/桶;占CPI权重三分之一的房租分项及超级核心服务通胀稳定降温;关税对商品通胀的推升效果自3月已显现,但幅度不及预期 [2][14][20][26] - 具体数据显示,5月核心商品通胀同比仅为0.27%,能源通胀同比为-3.12%,而核心服务通胀同比为3.53%,反映出商品和能源是主要拖累项 [27] 关税通胀效应低于预期的解构 - 关税实际征收存在滞后性,美国4月关税收入为156亿美元,实际关税税率由前月的2.4%升至5.7%,但仍低于理论上的14%-16%水平,部分原因是4月5日前已出港的“在途商品”免于征税 [33] - 企业通过“抢进口”和库存缓冲延迟涨价,在截至2025年4月的8个月内,“超额”消费品进口规模约为单月PCE商品消费的0.9-1.4倍,结合稳定的1.3-1.4个月库销比,企业最多可推迟涨价约3个月 [39] - 进口来源地转移缓解了冲击,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美国自中国进口占比从13.8%下降至9.2;同时,企业虽可能吸收成本,测算显示关税对零售企业利润率的冲击约为2.5个百分点,但调查表明75%的美国企业愿意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46][47] 未来美国通胀趋势演绎 - 多项领先指标显示通胀压力正在积聚,自6月以来高频零售价格加速上涨,各联储制造业价格指数也指向通胀上行,纽约联储调查显示多数企业会在成本压力显现后1-3个月内涨价 [57][64][65] - 根据彭博一致预期,通胀反弹的高点或出现在2025年四季度,预计核心PCE通胀将达到3.3%,PCE通胀达到3.1%,较前期反弹近1个百分点,随后在2026年重新开启回落 [70][74] - 通胀路径面临双向风险,若美元贬值、关税升级或油价持续走高(6月以来WTI油价大幅反弹),通胀可能强于预期;若经济超预期走弱(失业率已稳步升至4.2%),则通胀可能弱于预期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