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巨头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目标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最强"卖铲人"[1] - 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旗下Optimus是行业标杆[1] - 华为是国内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沿袭英伟达路线[1] - 小鹏汽车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量产[1] 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分析 - 集成类人形机器人OEM(如特斯拉)具备最高价值[2] - 独立大型机器人模型开发者(如英伟达、谷歌、华为)具备第二高价值[2] - 机器人大模型(如VLA模型)是人形机器人最有价值部分,决定泛化水平[2] - 数据是当前模型关键瓶颈,规模是获胜决定性因素[2] 华为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 - 华为明确不造机器人,专注提供云上算力和智能[6] - CloudRobo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等端到端能力[11] - 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可构建数字空间,训练样本80%靠生成[11] - 具身规划大模型可做10步以上复杂任务规划[14] - 具身执行大模型末端控制精度达毫米级[14] - 提出R2C开放协议解决机器人品类多、接口协议多等挑战[16] 华为战略合作与投资布局 - 2024年11月与16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6][26] - 2025年4月投资千寻智能1.4323%股份[18] - 2025年5月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18] - 东莞极目机器注册资本由8.7亿增至38.9亿[26] 行业发展趋势 - 软件算法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关键[19][27] - 搭载AI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最强大脑已成必然趋势[27] - 国内大厂虽布局稍晚但已有成型产品[28] - 涌现一批优秀初创公司试图打造机器人"通用大脑"[28]
浅谈,「华为」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6-23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