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走出内卷需依靠创新突破、改革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外交努力打开海外市场 [1][9][13]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CPI持续拖累,但包含"技术性通缩"因素,技术进步带来更好物质享受 [3][5] - 价格战压低企业利润率,整车厂应付账款占比高,账期延长引发产业链反弹和政策关注 [7][8] - 内卷源于非市场因素,需破除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外部需求受限等问题 [8][9] - 中欧贸易谈判是解决内卷关键,聚焦新能源领域技术换市场和最低进口价格机制 [9][12][13] 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 - 5月CPI同比下降0.1%,交通通信项降幅达4.3%,其中交通工具分项同比下降3.4% [3] -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3%,新能源车增长28%,但社零汽车消费金额增速仅1.1% [3] - 5月中旬汽车市场折扣率达24.8%,为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56万元/吨跌至目前6万元/吨,推动新能源车持续降价 [5] - 汽车降价对CPI拖累约0.2-0.3个百分点 [5] 产业链财务压力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9% [7] - 18家样本车企应付账款和票据总额1.0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例达46.8% [7] - 国际车企应付账款占比普遍低于25.8%,账期通常1-2个月 [7] - 国内整车厂账期从166天延长至215天,部分付款采用需贴现的票据 [7] 政策与行业调整 -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60日内付款 [8] - 多家车企承诺将账期缩短至60天内 [8] - 缩短账期、压降应付账款占比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 内卷成因与解决方案 - 内卷源于地方政府政绩观错位和外部需求受限 [8][9] -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欧洲在10%基础上加征17%-35.3% [8] - 需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9] - 中欧谈判聚焦新能源车最低进口价格和技术换市场 [12] - 欧盟纯电动车渗透率仅15%,中国超30%,北欧达45% [10] 中欧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拟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电动车关税 [12] -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自2021年冻结后出现解冻信号 [12] -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欧盟反补贴关税限制,需求空间未完全打开 [9][12]
宋雪涛:走出“内卷”靠什么?
雪涛宏观笔记·2025-06-23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