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年度汇算申报流程 - 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30日,纳税人无需预约可直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理[1] - 申报入口位于App首页【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或【办&查】功能中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4][5] - 需选择申报年度为2024年,境内综合所得纳税人点击"开始申报"即可办理[5] 申报前准备事项 - 专项附加扣除模块已有超1亿人参与填报,符合条件的需提前填写相关信息[4][8] - 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需在申报前完成信息填报[8] - 系统提供预填服务,但需核对未申报收入或未足额享受的税前扣除项目[8] 标准申报操作步骤 - 申报前需阅读并确认标准申报须知,内容包括免办条件(收入≤12万元/补税≤400元)[7][8] - 需确认个人基础信息并选择汇算地:有任职单位选单位所在地,无单位选收入来源地/户籍地/居住地[10][11] - 全年一次性奖金需在【工资薪金】中确认计税方式(单独计税或并入综合所得)[13] - 系统自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14][15] 税款计算与处理 - 系统自动显示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减免税额-已缴税额[16] - 退税需在申报成功后提交申请,补税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缴款[17][18] - 放弃退税后仍可重新申请,逾期补税将产生滞纳金[17][18] 申报策略与注意事项 - 专项附加扣除应填满,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税"可能更划算[19] - 符合以下情形必须申报:预缴税额>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年收入>12万元且补税>400元/存在所得项目错误[19] - 免办情形包括:年收入≤12万元/补税≤400元/已缴税额与应纳税额一致/符合退税条件但不申请[20] 相关参考资料 - 提供个税汇算指南、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说明、境外所得申报指引等21项专题内容[21] - 包含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7类专项附加扣除的易错点解析[21][22] - 涉及退税进度查询、证明材料上传、年金计税、商业保险抵扣等19项实操问题解答[22][23]
6月底截止!没填报的要抓紧!(个人所得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06-23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