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电动化战略调整 - 公司正式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不再设定燃油车终止时间,将继续生产燃油车型至2035年甚至更久[4][5] - 2024年~2026年将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保持燃油、混动、纯电三条技术路线并行[5][6] - 前任管理层制定的激进电动化时间表被认为不合时宜,战略灵活期延长至7~10年[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45亿欧元同比下降7.6%,营业利润39.03亿欧元同比大跌37.8%,营业利润率6%下降3个百分点[6] - 全球销量下滑11.8%至167万台,欧洲和美国市场分别下滑11.1%和14%,中国市场下滑10.9%至65万辆[12][15] - 纯电动车销量下降8%至16.4万辆,Q6 e-tron交付量仅1.5万辆占比不足10%[10][12] 中国市场挑战 - 在华电动车型表现不佳,Q4 e-tron全年销量1.5万辆,Q2L e-tron月销不足百台[12] - 双合资公司结构未形成合力,一汽奥迪占比超93%,上汽奥迪未能成为新引擎[17] - 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定价虚高,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接受度下降[13] 改革措施 - 计划2030年前累计削减80亿欧元材料成本和100亿欧元人力成本,目标实现11%~13%利润率[16] - 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至36个月,2025年在中国推出8款新车型包括Q6L e-tron和A5L[16][20] - 多款车型价格大幅下调,Q5L最高降幅达39%,Q7入门款售价低至45.99万元[20] 产品与技术 - 2025年年底将拥有竞争对手中"最年轻的产品组合",两年内推出20多款新车型[21] - 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计划在多款车型上搭载华为解决方案[19] - 因CARIAD软件研发拖累,PPE平台车型Q6 e-tron多次延迟上市[10] 行业动态 - BBA三大德系豪华车企均调整电动化计划,奔驰宝马也延长燃油车生产时间[6] - 德国高端品牌面临传统高利润业务与电动化巨额投入的双重压力[6]
暂停全面电动化,奥迪紧急「刹车」
36氪·2025-06-23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