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
证监会发布·2025-06-24 13:4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国民经济的血脉,从2019年首次提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到2023年明确金融强国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日益完善[1][3]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进行前瞻性金融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如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争取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支持厦门机场建设,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向波音租借2架飞机解决厦航资金短缺[5] - 推动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金融活水滋养下厦门航空机队规模从初创几架发展到超过210架[5][6] 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为经济活动量体裁衣设计金融服务工具",1996年推动成立福州城市合作银行(现福建海峡银行)服务地方经济[25] - 1990年代组织银团贷款解决闽江三桥等基建项目资金问题,支持福宁高速、马尾隧道等重点项目建成[26] - 1991年现场协调解决人行福州分行大楼改建审批难题,三天完成26个章审批,优化金融发展环境[25] 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 - 福州高新区从5平方公里扩至196平方公里,产值从1亿元增至1295亿元,聚集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29]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达57.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1万亿元[30][31] - 2000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投入,2022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29][30]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宁德下党乡通过信用社4万元贷款支持农家乐发展,福建省农信联社现有67家法人行社、1900个网点、1.1万个农村普惠服务点[32][33] - 宁德创建23个海上信用渔区,累计提供信贷超36亿元,农业银行"海上社区"服务为养殖户审批100万元贷款改造渔排[36] - 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为养老产业提供近90亿元授信支持护理院改造[35][36] 金融改革创新 - 厦门国际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支持了厦门首个外资企业、首座跨海大桥等项目建设[37] - 1987年习近平同志强调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性,提出"金融七条",2000年指出解决金融深层次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39][40][41] - 当前银行业总资产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债券和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31] 金融文化建设 - 福建海峡银行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发展基因,倡导"以清为美,以廉为荣"[44] - 2002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倡导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会,2024年强调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金融软实力[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