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ubu线上抢购3个月才能到货,是饥饿营销吗?

Labubu产品热度与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产品开启线上预售当天全线售罄 最晚发货时间排至3个月后[1] - 线上直播间Labubu商品链接上架后出现卡顿、排队抢购现象 部分消费者即便排到第2位仍因前位"端盒"而无法购买[4] - 线下门店普遍缺货 快闪店预约号码1秒抢空 部分门店已关闭预约通道[5] 二级市场交易特征 - 现货转售价最高 预售订单价格随发货时间递延而降低 6月发货订单每盒达数百元 隐藏款转售价破千元[5] - 已拆隐藏款散盒溢价显著 单个报价1000-数千元 而普通款如"忠诚款"仅溢价11%[5] - 快闪店限量销售模式加剧商品稀缺性 客观上形成饥饿营销效应[6] 消费者群体分化 - "真爱粉"因缺货和溢价影响收藏体验 "炫耀粉"愿溢价购买隐藏款但抱怨价格过高 "炒作粉"主动利用缺货局面加价获利[9] - 多数消费者希望维持平价和充足供应 长期缺货不利于用户体验[10] 供应链与产能问题 - 搪胶类Labubu产品生产周期通常2-4周 但公司对工厂审核流程严格 可能延缓补货速度[12] - 侵权商品频现 宁波海关单次查获34620件侵权品 北京海关查获952个未授权玩偶 显示仿造技术门槛较低[11] - 行业人士指出普通款制作难度不高 部分工厂反馈2周即可完成生产 与公司官方缺货状态形成反差[12] 销售策略争议 - 门店展示样品不可售 快闪店限流措施客观上强化商品稀缺性[10] - 分析认为过度饥饿营销导致市场价格畸形 为仿冒品创造生存空间 可能损害IP长期价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