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全球主导地位 - 中国已在钢铁、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活性药物成分及高铁等12个关键产业中占据全球产量榜首,且正以"指数级速度"向高附加值领域蔓延 [3] - 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将飙升至全球45%,相当于美、日、德三国总和的2.3倍 [3] - 中国从1980年仅占全球制造业5%跃升至2024年的31.6%,美、日、德三国占比将分别萎缩至11%、5%和3% [3] - 中国覆盖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的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与数字技术突破(占全球60%以上产能)及区域化供应链韧性(如RCEP合作)被视为核心驱动力 [7]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比亚迪2025年3月市值达2620亿美元,超过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总和(1408.3亿美元)的86% [8] - 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7.2万辆,同比增长41.26%,超越特斯拉(179万辆),市占率33.2% [8] - 比亚迪成功跻身全球汽车品牌销量第四名,并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8] 工业机器人行业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9] - 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 [9] - 同年日本新安装量约4.61万台,美国约3.76万台 [9] 无人机行业 - 中国的大疆创新和其他制造商在庞大的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9] - FPV无人机必不可少的组件电池也由中国主导 [11] 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 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起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链 [13] - 中国在新能源、5G等领域形成技术反哺全球的能力 [13] - 汽车、制药等传统高价值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未来尖端产业的竞争主导权也将由中国城市内部角逐 [18] - 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稳定在30%以上 [18]
纽约时报猛文预警,中国45%制造份额改写“美国世纪”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