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渗透 -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半导体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芯片设计、制造工具及可靠性保障方法[1] - EDA高管总结三大趋势:AI从机器学习扩展到生成式AI和代理AI、海量数据处理推动多芯片组装转向3D-IC、芯片全生命周期监控需求提升[1] - AI在EDA领域的应用从模式识别升级为设计辅助和知识共享,可将任务执行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3] - 代理AI将改变工程师工作流程,通过"代理工程师"与人类协作应对设计复杂性[4][6] - AI在芯片设计领域渗透率极高,能加速模拟建模、优化PCB布线及拓扑设计,使工程师聚焦核心创新而非工具操作[7] 3D-IC技术发展 - AI数据处理需求突破平面芯片限制,3D-IC成为实现性能/功耗跃升的关键路径[11] - 3D-IC面临散热管理和混合键合技术挑战,需整合不同工艺节点(如GAA与成熟制程)的芯片[11][12] - 该技术支持将数万亿晶体管集成至单个封装,推动chiplet形式的软硬IP市场增长[13] - 西门子指出3D-IC可实现芯片功能分区优化,但当前仍属前瞻性目标[11]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 行业通过数字孪生实现系统实时监控与优化,覆盖芯片至数据中心层级[14][15] - 新思科技与IPG合作案例显示:汽车电子虚拟化需结合环境模拟,提升ECU测试效率[17] - 技术瓶颈在于多物理场(热/机械/流体)数据整合与制造流程模拟的系统级协同[16] - Cadence数据中心数字孪生方案已实现10%电力效率提升[15] EDA行业转型 -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AI:Cadence构建五大平台(数字/验证/定制/封装/系统分析),Synopsys聚焦RTL生成等创意工具[8][9] - LLM技术提升设计抽象层级,数据湖成为训练基础,客户可自定义模型集成[9] - 西门子强调需平衡AI自主决策边界,在EDA工具中实现"代理式AI"的问题解决能力[6] - 行业面临工程师技能重构挑战,需建立AI模型开发与数据管理的全新技术体系[18][19]
四大EDA巨头: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