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能“摸着走”?揭秘触觉传感器如何助力导航
机器人圈·2025-06-25 17:48
机器人感知技术 - 机器人存在"盲点"问题,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无法探测所有障碍物,如透明物体、狭小空间和低光照环境 [4][6] - 触觉传感器通过柔软材料变形产生电压信号,帮助机器人感知障碍物位置和距离 [7][8] - 触觉传感器优势包括覆盖范围广、不受环境限制、反应速度快,可弥补传统传感器的局限性 [11] 触觉辅助导航系统 - HANV系统集成触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显著提升盲区和透明障碍物的检测能力 [13] - 触觉系统提供物理接触反馈,激光雷达负责远程感知,两者融合可有效导航复杂环境 [13] - 实验证明该系统在狭小空间实现高成功率、低碰撞率和高效避障 [13] 行业应用场景 - 自动驾驶领域用于道路障碍物探测以提高安全性 [11] - 服务机器人通过触觉反馈优化环境交互质量 [11] - 工业机器人借助触觉传感器提升操作精度和生产效率 [11] 学术研究进展 - 东南大学团队开发触觉辅助导航车辆技术,相关论文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13][14] - 研究机构包括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15] 行业动态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聚焦智能机器人技术,9大期刊联合征文 [3]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业绩承压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价格战,量产爆发引发产业重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