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与意义 - 第十一届尼山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强调包容性多元主义与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关联[1][6] - 论坛自201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2025年将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家庭意义等分议题[2] - 论坛目标是通过文明互鉴解决全球冲突与经贸壁垒问题,推动形成新兴世界文化秩序[2][11] 安乐哲的儒学诠释与创新 - 提出"一多不分"哲学观,认为万物并生且整体性审美秩序优于还原论逻辑秩序[8][12] - 创新翻译"人"为"human becoming",强调关系生成而非概念界定,体现儒家"学以成人"过程论[8][28] - 将儒家角色伦理学与实用主义结合,主张通过实践经验优化共生关系[22][25] 中西哲学比较与跨文化实践 - 采用比较文化解释学方法,批判西方汉学用基督教语汇误读中国哲学的现象[17][24] - 与郝大维合译《道德经》销量达5万册,刘殿爵译本发行量达200-300万册,显示经典传播力[19] - 指出中西认知不对称:中国对西方了解远超西方对中国,需建立本土语汇框架输出儒家思想[23][24] 儒家思想对全球问题的现实价值 - 批判西方个人主义导致全球财富不均(8人拥有世界一半财富),主张儒家包容性、依存性价值观[22] - 提出"生生论"(zoetology)替代本体论,以家庭代际关系改善海德格尔"被抛于世"的个体性困境[27] - 认为儒家整体主义可应对气候变化、代理人战争等需协作解决的全球性挑战[22][32] 语言哲学与教育实践转向 - 汉语语法蕴含"生生之道"思维,形成独特的过程性市民哲学与美学理解[28][29] - 倡导哲学教育应从直接经验出发,结合新技术发展与社会智慧解决当代问题[30] - 尼山论坛超越地缘政治话语,通过文化身份与价值观对话构建世界共同体意识[32]
倾听尼山2025|安乐哲:在秉承文化差异与相互欣赏的态度中保持交流
经济观察报·2025-06-26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