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投了比尔·盖茨47亿
投中网·2025-06-27 14:31

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围绕核能(尤其是核聚变)的产业竞赛已全面展开,中美两国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3][4] - 硅谷巨头(如英伟达、谷歌)与中国央企(如中石油、中核集团)同步重金押注核能技术,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化进程 [4][14] - 核能产业正经历创业潮,美国私营企业主导(占全球50家核聚变企业的一半以上),中国则形成国家队与民企协同发展的格局 [12][17][18] 硅谷核能投资动态 - 泰拉能源(TerraPower) - 比尔·盖茨2006年创立,聚焦钠冷快堆Natrium技术,获美国能源局20亿美元拨款及超10亿美元私募融资(含英伟达最新6.5亿美元投资) [6][7] - 计划2030年在怀俄明州建成首座商用反应堆,后续扩张至10-12座 [8] - 其他硅谷投资案例 - 比尔·盖茨突破能源基金投资三家核聚变公司:Pacific Fusion、Type One Energy、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后者创单轮18亿美元纪录) [10] - TAE Technologies获谷歌等投资累计13.5亿美元,X-energy获亚马逊等支持 [11] -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投资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订2028年供电协议(50兆瓦,1美分/度) [11] 中国核能产业进展 - 国家队布局 - 中石油昆仑资本增资32.75亿元投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中核集团主导,持股57%) [16][17] -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综合参数达10^20量级 [17] - 民营企业发展 - 6家可控核聚变创业公司涌现,如能量奇点(计划2027年建成"洪荒170"装置)、新奥集团(目标2035年商业化发电) [17] - 配套企业曦融兆波(射频加热)、翌曦科技(高温超导材料)完成天使轮融资 [18] 核能产业驱动因素 - AI与能源需求激增 - GPT-4训练耗电42.4吉瓦时(相当于2.85万户欧美家庭日均用电量),美国2030年电力需求预计增长25% [14] - 英伟达明确核能是支撑AI算力的关键能源 [14] - 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 - 钠冷快堆Natrium搭配熔盐储能系统,可与风光能源互补 [6] - 中国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核聚变产业链发展 [18]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优(25家核聚变公司),中国通过"国家队+民企"模式快速推进工程化 [12][17] - 美国聚变行业协会警示:"若美国不主导,中国将领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