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KR干黄一个项目
投中网·2025-06-27 14:31

KKR投资马瑞利集团失败案例 - KKR对马瑞利集团总投资达116亿美元(约833亿元人民币),最终因破产重组导致投资完全损失 [1] - 该交易是日本企业史上"最具争议、代价最高、公众敏感度最高"的杠杆并购之一 [1] - 马瑞利曾是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破产将影响日产及日本汽车产业 [1] 并购背景与交易结构 - KKR通过两阶段收购合并成立马瑞利:2017年45亿美元收购日产康奈可,2019年62亿欧元收购菲亚特克莱斯勒的马涅蒂·马瑞利 [2] - 两笔收购估值均为7-8倍EBITDA,具有"捡漏"性质 [3] - 合并后公司拥有近200个工厂和研发中心,覆盖三大汽车工业中心 [4] KKR的投资逻辑 - 看好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带来的零部件企业价值提升 [3] - 通过区域互补(日本+欧洲)和技术互补打造Tier-1巨头 [4] - 计划通过运营提升释放10-15亿美元协同效益 [5][6] - 原计划3-5年内通过IPO或战略出售退出 [8] 失败原因分析 外部因素 - 疫情导致全球汽车减产,2020财年净亏损282亿日元(约2.7亿美元) [9] - 2025年美国汽车零部件关税提升至25%加重成本压力 [11] - 主要客户日产和斯特兰蒂斯销量下滑影响收入 [10] 内部问题 - 初始杠杆导致60亿美元债务负担,2022年债务膨胀至1.1万亿日元(约95亿美元) [9][10] - 日意文化冲突严重:200万欧元模具采购争执导致损失3亿欧元订单 [14] - 生产整合失败:成本高出同行12%,新产品产量低18% [15] - 电动化转型迟缓,相关产品收入落后行业 [15] 重组过程与结果 - 2022年首次重组:KKR注资6.5亿美元,债权人同意削减4500亿日元债务 [10] - 2024年最终破产:债权人主导重组,KKR股权清零,日本债权人仅获11%偿付 [11] - KKR累计损失123.5亿美元(初始117亿+追加6.5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