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三):银保渠道增额终身寿产品的讨论
13个精算师·2025-06-24 17:55

银保渠道发展历程 - 中国银行保险从1996年开始起步,银保产品以趸交为主,2007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超过其他渠道总和 [1] - 2013-2016年银保总保费占寿险行业规模保费50%,近年降至30%左右 [1] - 最近三年银保期交保费逐步赶超个险渠道,重要性显著提升 [1] 增额终身寿产品分析 - 通过四个虚拟5年交产品(A-D)对比显示:附加费用率从15%降至1%时,7年末现金价值从99,617元升至117,460元,新业务价值率从45%降至1%(5%投资收益率假设)[4] - 激进公司产品附加费用率约1%,总销售费用超50%,在5%收益率假设下新业务价值可能为负 [6] - 产品D存在长险短做风险,若100亿保费100%退保将导致65亿会计亏损,60%退保率对应40亿损失 [6] 定价利率对比 - 3.5%定价产品:20年交30万保费两代60年领取,终了现价600万,IRR达3.41% [9] - 3.0%定价产品:同类条件下领取总金额较3.5%产品下降33%(从2,400万降至1,500万)[12] - 2.0%定价产品:领取总金额仅为3.5%产品的50%,IRR降至1.81%-2.22% [12] 新业务价值动态 - 报行合一前:5年交产品D在5%收益率下仍有4%新业务价值率,产品C为15% [13] - 报行合一后:3年交3.0%定价产品NBV率达34%(5%收益率),较改革前提升14个百分点 [14] - 投资收益率每下降0.5%,NBV线性递减,2026年2.0%定价产品在3.0%收益率下NBV率将降至14% [14] 产品结构演变 - 报行合一后银保产品平均附加费用率统一为7%,期交总保费标准设为15万元(趸交15万/3年交5万/5年交3万)[21] - 偿二代二期规则下,50岁女性投保3.5%定价产品,5年交NBV/APE达44%,10年交达67% [22] - 3.0%定价产品在4.5%收益率假设下,10年交NBV/APE为61%,较3.5%产品低6个百分点 [27] 最低现价保证机制 - 增额寿现价采用定价利率贴现(传统险为定价利率+2%),需计算CVG=max[0,CV-(MC+Res)] [48] - 额外要求资本ARC=max[0,MC+CVG-0.9×DPL],交费期后ARC=CV-EVt(EVt=Res+0.9×DPL)[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