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分14秒!同济具身智造团队创造纪录,揭秘双臂机器人的"进化"之路
机器人大讲堂·2025-06-28 10:19

同济具身智造团队技术突破 - 同济大学具身双臂操作机器人团队以4分14秒创下张江具身工业场景链盒上下料赛项纪录,展现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深度落地能力 [1] - 团队攻克0.1毫米定位精度技术难关,采用Intel RealSense D435深度相机结合视觉SLAM算法实现±0.2mm精度,7自由度仿人机械臂设计提升狭小空间作业能力 [2] -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激光雷达+IMU)构建动态环境地图,AI驱动自主学习系统使新任务部署效率提升60% [2] 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创新 - 800mm升降柱设计使工作范围覆盖200-2000mm,满足工厂4-5层料箱叠放需求 [4] - 双臂协作采用顺序执行策略,未来将开发并行调度通讯机制提升效率 [4] - 三路深度相机(头部全局+左右臂专用)构成多层次感知体系,动态避障功能通过环境建模和虚拟安全边界实现 [6] 工业场景实战解决方案 - 通过精确3D环境建模识别潜在障碍物,部署虚拟安全边界解决工厂狭小空间操作难题 [7] - 采用软硬件结合方案应对动态光照:关键感知点集成补偿光源,算法改进实现光照不变性特征提取 [8] - 已在合作工厂完成实地测试,验证了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作业的可靠性 [7][8] 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 张江人工智能岛形成密集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实验室与上下游企业实现"楼宇即产线"协同模式 [10] - 团队与园区内多家顶尖企业和研究所建立深度校企合作项目,技术研发直接对接真实场景需求 [10] 具身智能技术未来方向 - 未来3-5年重点突破多模态本体感知增强(视觉-力觉-触觉融合)、高保真工业数字孪生、人机共融安全架构 [12] - 需解决长序列任务自主规划问题,使机器人能分解复杂任务并逐步执行 [13] - 工业应用将实现从"单点固定编程"到"全局自主响应"升级,应用于柔性装配质检、人机协作增效等场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