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价格与泡泡玛特股价联动 - Labubu拍卖价在6月10日至23日期间从58万元暴跌至23万元,价格腰斩[3] - 同期泡泡玛特股价从262港元/股跌至230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7] - 两者价格走势呈现高度同步性,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模式[8] 股东减持与市场热度时间线 - Labubu于2024年4月因Lisa带货在东南亚破圈,2025年4月迎来现象级爆发[9][12] - 泡泡玛特股东自2024年4月起密集减持,累计套现超33亿港元[9] - 蜂巧资本在2025年5月市场情绪高点清仓1191万股,套现22.67亿港元[11] - 股东减持节奏与产品热度周期高度吻合,呈现"股价形势越红,股东形势越绿"的特征[13][14] 历史泡沫案例对比 - 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普通品种月涨幅达20倍(如1000至2万荷兰盾),1637年崩盘后政府强制终止交易[25] - 2019年中国炒鞋泡沫:限量鞋溢价20倍,单日成交额达4.5亿元,10月被央行定性为资本游戏后价格暴跌90%[26] - 两者均经历"变革-繁荣-亢奋-困境-恐慌"五阶段模型,与Labubu当前轨迹高度相似[28][32]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0.69%极低概率隐藏款机制人为制造稀缺性[34] - 采用分批次限量发售策略控制市场供给[34] - 具备随时补货能力,可快速改变市场供需格局[34] - 公司间接参与二手市场炒作,虽声明不介入但营销策略助推黄牛行为[35] 市场反应与监管动态 - Labubu价格崩盘引发消费者协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轮番点名批评[35] - 二手市场溢价被视为商品稀缺性的认证,但补货行为迅速戳破泡沫[36] - 工业化生产的"情绪价值"面临可持续性质疑,伪稀缺性暴露后繁荣难以为继[36]
暴跌的Labubu,才真是被资本做局了
虎嗅APP·2025-06-28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