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势银访谈|骥之翼:“氢能+四足机器人”的国产先锋
势银能链·2025-06-30 14:17

行业趋势 - 全球科技浪潮推动具身智能(Embodied AI)快速发展,四足机器人作为重要载体在工业检测、公共安防、家庭娱乐等场景展现应用潜力 [3] - 技术成熟与成本下探推动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全球竞争格局从欧美主导转向中国企业领跑 [3] - 氢能技术与具身智能跨界融合,氢能动力凭借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和低温适应性成为突破传统动力瓶颈的关键选择 [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骥之翼推出国内首款氢能四足机器人,额定功率300W,储氢瓶压力35MPa,最大储氢量770L,工作温度-5℃至40℃,最大运动速率1.5m/s,最大载荷4kg,单瓶续航≥2h [7] - 氢能四足机器人续航能力显著优于锂电:静态站立7-8小时(锂电2-4小时),动态行走4-5小时,低温环境下续航达4小时(锂电1小时12分) [7] - 产品定位工业级应用,包括军事、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非消费级 [8] 成本与商业化 - 当前氢能四足机器人成本较高:300W电堆约3000元,储氢瓶及阀件合计5000元,但具备商业化潜力 [9] - 公司通过电堆技术优势和储氢瓶迭代降低成本,未来价格有望进一步优化 [9] 技术挑战与突破 - 主要技术挑战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重量/体积)和低温环境热管理 [12] - 公司通过仿真与试验结合优化热管理,开发控制策略(温度控制、能量管理)提升系统性能 [13] 市场推广与行业影响 - 氢能四足机器人拓宽氢能产业应用边界,从交通领域延伸至机器人新兴领域 [19] - 关键技术可应用于电动两轮车、无人机等小型化移动场景,推动氢能差异化竞争力 [19] - 推广策略包括提供风光互补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化产品形态(内嵌式/背包式)、建立快速补能生态 [17] 行业协作与发展 - 具身智能行业智能化程度需提升,氢源问题(如制氢加氢设备)尚处发展阶段 [17] - 军事领域可能率先实现氢能机器人市场化应用 [17]